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电力碳中和(电力纳入碳中和)
      •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继“2030年碳达峰”中期目标后,我国提出的首个远期碳减排承诺,对于坚定国内低碳转型决心、强化全球气候治理信心有积极作用。(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9
    •  
    • 碳中和目标下:火电绝地求生,核电稳中求进
      • 【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一、火电:绝地求生1、疫情、汛期轮番冲击,负重前行2019/2020 年冬季(2019 年 12 月及 2020 年1月、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是 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暖冬叠加疫情,虽然有春节淡季因素存在,发、用电量仍下降超过5%,Q1火电发电量下降 8.2%,全行业上市公司营收下降 9.9%。随着新冠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全社会用电需求显著回暖,同时上半年水电出力不足,火电发电量在 Q2同比增长 6.5%。但 Q3水电大发,火电同比增速回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9
    •  
    • 碳中和火电厂怎么办(火电厂如何实现碳中和)
      • 近期碳中和、碳达峰成为许多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总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的自备电厂来说,无异于悬在头上的一把剑。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自备电厂以其电价低廉、环保要求较低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以企业自备电厂为主的电力供应模式。像魏桥创业集团,据信拥有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自备电厂,所发电能除自用外通过自有电网向周边企业、居民、商户供电。自备电厂处置的难点还在于大多数自备电厂属热电联产机组,就算平时不供热,但总是具备庞大的供热能力,像前几年热炒的济南向魏桥集团、信发集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9
    •  
    • 危机升级!欧美集体放弃碳中和?曾借机围剿中国,我们要坚守么?
      • 最近一个月,西方国家集体爆出了同样重磅新闻:放弃碳中和,也就是放弃节能减排计划,拒绝按照之前协议,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西方国家集体放弃碳中和西方国家集体放弃碳中和计划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市长安德森表示,原定于2025年达标的碳中和计划因为一家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存在问题而受到阻碍,不得不宣告失败。这意味着丹麦实现碳中和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哥本哈根市场宣布“碳中和”计划遇阻如果说丹麦的失败是因为垃圾焚烧厂的问题,那么这些国家的行为,是的的确确不把碳中和计划放在眼里了。最近几个月,荷兰宣布取消煤炭燃烧限制,允许燃煤发电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9
    •  
    • 碳中和停电(碳中和火电厂怎么办)
      • 先说,肯定不能。这是因为,就我国目前电力结构上讲,我们国家还是以煤电为主,据悉,2020年煤炭发电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总的加起来还不到百分之四十。而且,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对电力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这表示,光伏风电水电核电这些发电的能源需要发展的空间巨大。但是,光伏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来获取太阳能,风电也需要一定的气候环境。水电站虽然相对稳定,但是跟上游来水量也有一定关系,而且,随着这些年我国大力水力发电,水力的资源开发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了。核电则因为不是百分百的清洁能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9
    •  
    • 中国将关闭所有煤电厂,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外机构这样预测
      • 最近几年,几乎所有地方的气候都面临最严峻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即便有类似新冠疫情般地球“自我调节”的方式,但是也无法阻挡全球性的发展方向,地球依旧会持续变暖。国外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中国想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停止建设新的燃煤电厂,并增加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能力。总部位于赫尔辛基的能源和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新报告警告称,中国现有和正在建设的新工厂产能过剩,这意味着北京很难实现今年早些时候承诺的备受称赞的气候目标。该研究机构呼吁中国政府关闭所有新的燃煤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9
    •  
    • 双碳目标下的电网发展(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
      • 文/玉之溪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石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享受着科技文明的成果,但是石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带来了两个关乎地球及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一条是石化资源的开采面临越发艰难和成本提升;另一条是石化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不但损耗着经济发展成果,也在破坏者人类的健康,还有致命的一点就是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气体温室效应,使的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从而使的两级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种伤害是全球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6
    •  
    • 搭乘碳中和之风,核电行业投资加速,高潜力概念股名单曝光!收藏
      • 核电产业投资提速消息面上,在近期召开的核电相关会议上,顶层设计提出在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已纳入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和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这是去年4月份以来,首次有新的核电项目获得通过。部分证券认为,若以当前的三代机组(两台核电机组)作为参考,单台核电机组预计投资额达到200亿左右,此次核准的6台机组可带动产业链1200亿投资规模,无论从投资带动效应,还是对长期能源保供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核电产业知多少?众所周知,在以往,基于核电本身技术密集、重资产投入和项目建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4
    •  
    • 碳排放核能(碳中和的核能发展)
      •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核能已广泛应用于清洁电力、热力生产等领域,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核能发电已成为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大支柱之一。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表示,应进一步扩大核能利用,以减少碳排放。此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目标也需要大量使用核能。一般情况下,一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每年只需要20吨—25吨核燃料,一辆重型卡车就能运完。而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则需要约310万吨标煤,每天需要140节(60吨/节)火车皮运输。值得一提的是,核电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等温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4
    •  
    • 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 中新网天津2月4日电 (庞喻文 王在御)近日,天津市科技局出台《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预计到2025年,天津市将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7%以上,初步构建起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到2030年,掌握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应用推广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支撑非化石能源比重力争达到16%以上。据悉,天津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3
    •  
    • 永荣新材料项目开工,七彩化学利润下滑近%,阿科力项目在潜江开建中国首个全动态碳中和绿氨项目签约
      • 国内要闻永荣新材料PDH项目开工2月1日,福建永荣新材料丙烷制丙烯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据了解,该项目位于福建莆田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区,建设单位为福建永荣新材料有限公司,200万吨/年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PDH)装置、3.6万吨/年变压吸附(PSA)提氢装置、80万吨/年聚丙烯(PP)装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项目总投资80676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759万元。中国首个全动态碳中和绿氨项目签约近日,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托普索公司就内蒙古包头市达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3
    •  
    • 碳中和概念股票龙头股(碳中和概念股板块)
      • 3只2021春节后17个交易日股价已翻倍18只2021春节后17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20%(1)2020以来我国已7次表态将在2030末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预计碳中和是我国未来5-10年的重大主题。2021两会报告再强调碳中和,政策推动是大势所趋。(2)中长期而言,我国为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未来40年我国的能源、产业、消费和区域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也将为相关行业带来发展机遇。(3)本文将简析部分碳中和概念股28只(一)28只“碳中和概念”特征(1)2021春节后【牛年17个交易日】股价增长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51
    •  
    • 采购公务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车辆 安徽出台实施方案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 据合肥晚报报道 1月29日,安徽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到2030年前,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支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全省碳达峰目标如期完成。推进各领域电能替代 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根据方案,全省将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煤技术改造,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特别是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支持光伏发电和风电资源开发,推进生物质能发电、清洁供暖、热电联产、生物质天然气等多元化发展。同时,支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中外媒体走进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
      • 中国日报2月9日电(记者 武晓慧)2022年2月9日,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组织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活动走进坐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 2021年1月,该智慧园区获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园区包括智能微网、节能模块、智能水务、园区智慧运维、智慧农业及智慧健康六大模块,通过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形式进行储能,实现清洁能源目标。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碳中和”解决方案。(中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碳中和”园区经验全国推广,绿色发展中的“亦庄力量”
      • “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冬奥的灯。”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在“委员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史上首届实现了‘碳中和’的奥运会,张北的风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就有北京经开区企业金风科技“碳中和”解决方案做出的贡献。“碳中和”解决方案并非急于求成之举,而是历经了十余年的探索,才得以成形输出。早在2008年,金风科技就在北京官厅风电场建设了33台1.5MW的风电机组,为北京奥运场馆20%的电力供应提供绿色保障。时至今日,该机组仍以每年约1亿千瓦时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碳中和到底是干什么的?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视频已发布,为保护版权,发出视频文案。点击这里观看视频→:【伟大转折之碳中和】大家好!我是绝命老铁。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崛起的转折之碳中和。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悄然展开,不夸张地说,这场变局,足以改变未来世界能源的格局,如果一切顺利,未来的中国,将会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能源强国,而为了这一刻,我们已经布局了将近15年(甚至更早),依稀记得,那是2006年的一天,中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节能减排计划,说白了,就是要痛下决心,去淘汰那些,落后且,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要知道,在那时,大部分的产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北京经开区企业获发国内首张"碳中和"证书
      • 北京绿色交易所向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的金风科技智慧园区颁发"碳中和"证书,这是中国首张可再生能源"碳中和"证书。"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1年是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国内"碳中和"园区建设也迈出了第一步。据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掘金碳中和蓝海:工业园区如何走向“零碳”?
      • 本报记者 宋琪 吴可仲 北京报道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并提出七点要求。首要一点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工业园区是工业集聚的载体,碳排放量大,因此,工业园区实现低碳/零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超1.5万个,园区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总量中占比约31%。尽管各地低碳工业园、“零碳”产业园等提法不断,但业内普遍认为,“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碳中和”火爆,雪人股份飙涨!去年亏超1亿,福建老板站上风口
      •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雪人股份也踩到了这个新兴产业的风口上。从4月6日到9日,雪人股份已经拿下4个涨停板。截至4月12日收盘,雪人股份再涨3.88%,报9.10元,总市值61亿元,老板身家13亿元。01 曾创业失败,东山再起成就制冰设备扛把子1968年10月,林汝捷出生于福建长乐。20岁才从高中毕业的他,一毕业就在家乡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后来因为生意不好倒闭了。1990年到1993年,林汝捷远赴日本求学,先后在东京驹入语言学院、千叶县浦安经营学院、三菱重工冷冻技术学院学习。在学得冷冻技术后,他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1
    •  
    • 碳科技和碳治理:气候多层级治理与碳中和科创前沿
      • 中新网上海11月28日电(记者 缪璐)11月17日上午,碳中和数智实验室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孙冰博士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同学们带来了“碳科技和碳治理—气候多层级治理与碳中和科创前沿”的教学分享,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志青老师主持。孙老师主要从双碳时代挑战与机遇、碳科技与碳治理图谱、气候多层级治理路径、碳中和实践案例分享、碳圈CO2内容生态圈五个部分来进行分享。“万物皆可碳中和”,孙老师首先介绍了“双碳”和我们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6:20
    •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