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晚报报道 1月29日,安徽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
到2030年前,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支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全省碳达峰目标如期完成。
推进各领域电能替代 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根据方案,全省将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煤技术改造,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特别是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支持光伏发电和风电资源开发,推进生物质能发电、清洁供暖、热电联产、生物质天然气等多元化发展。
同时,支持打造长三角绿色储能基地,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建设,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气源有保障及电力负荷中心等地区布局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
接下来,全省将持续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电能替代,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
另外,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争取中央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统筹运用省级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不断推进“资金+资本”双驱动,针对性强化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支持。
以市场化手段配置污染物排放指标引导企业自主减排今后,全省将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同时,加强城乡垃圾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推动设区市因地制宜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建立健全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支持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推广地膜回收利用,支持“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未来,将推动建立排污权政府储备机制,强化重大项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