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站多位于荒漠或偏远山区
生活不便利!气候恶劣!留不住人才!
怎么破?
想知道答案?
快跟上小编的步伐,一起来瞧瞧吧!
截至2016年底,国家电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900万千瓦,近400个项目分布于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区,其中30%项目属于跨区域发展。
“点多面广”“一场一站”的生产运营管理
难以标准化、规范化怎么破?
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来解决!
2016年初下达了《关于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及《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规划A版》, 集中力量推进新能源区域集中管控。
注 红色为已建成,白色为规划。
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是国家电投新能源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机构,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以“省为实体”的原则形成“集中监控,区域维检,场站安保”的管理模式,全面负责所在区域内新能源项目的生产运营管理。
目前,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由于其的管理效益显著,成为国家电投新能源板块实现“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
从运行的实际效果来看,已建成的生产运营中心对提高生产运维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远程集中监控,现场无人值班和减人增效
跨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整合取得突破
改善了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了职工队伍
有利于市场营销
听小编说了这么多?
小伙伴们想对
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说点啥?
赶紧留言吧~
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