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自仪是一个创建仅仅8年的仪控系统研发、设计、生产的专业化公司。短短8年,该公司瞄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和国家核电发展需求,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NuPAC),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中国三代核电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了技术准入。
国核自仪的实践
只是国家电投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NuPAC通过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许可,成为全球首个通过中美政府核安全监管机构行政许可的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
CAP1400反应堆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评审(GRSR),标志着CAP1400进一步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为CAP1400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AP1400燃料定型组件由国家电投所属上海核工院研制成功,标志着国内自主化高性能燃料研发领域取得又一突破进展。
与此同时
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AP1000依托项目三门、海阳两台机组顺利完成冷试,进入热试阶段,全球首堆进入装料前最后测试阶段,将于今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CAP1400示范工程具备开工条件。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准备就绪,设计方面满足FCD后续施工需要。实现主泵关键材料和工艺全面国产化,具备主泵国产化成套供货能力。核岛重大关键设备具备向示范工程供货条件。多项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CAP1700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概念设计顺利完成。
此外,国家电投还组织实施了一批影响能源行业发展的技术项目。积极推进海上核动力平台和低温供热堆概念设计,组织开展钍基熔盐堆、铅冷快堆方案等四代核电技术研发。
2016年,国家电投在先进核电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动力,推动我国核电技术向国产化、自主化迈出关键一步。
由于在核电重大专项的突出表现,2016年,国家电投受任担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型燃机的实施责任主体,成为唯一牵头组织实施两个国家级重大专项的中央企业。
王炳华表示,国家电投将按照国家要求,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开展燃气轮机核心技术攻关,目标是打破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技术瓶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
届时,国家电投将拥有两张技术名片。
世界第一
引领电力清洁发展
2016年,国家电投在青海的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受到举国关注。8月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西宁分公司。调研中,他说 “国家电投拥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让清洁能源更好地造福人民。”
截至2016年底,国家电投光伏发电装机712万千瓦,居世界第一,拥有科技研发、规划设计、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工程施工、培训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率先在国内打造了从多晶硅制造—切片工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一体的垂直、协同光伏产业链,并正在瞄准最新技术进行研发,光热发电进入国家首批示范工程。
在风电领域,国家电投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区微电网技术是国内风电消纳的范本。在此微电网内,风电渗透率超过世界风电利用率最高的丹麦。
根据清洁能源点多面广、地理位置偏远的特点,国家电投在全国规划建设40个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远程诊断和实时维护,既确保了供电安全,降低管理成本,也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