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贫困发生率下降94.4%
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
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些举世瞩目的减贫实践
离不开国家电投人的努力和奉献
国家电投始终把脱贫攻坚
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牢抓实
多年来,国家电投四川公司以光伏项目扶贫+定点产业扶贫方式,积极探索四川三州高原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发展新模式。
四川公司将目光锁定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州”地区,因地制宜实施“集中开发、收益共享”为特色的光伏扶贫工程,光伏扶贫项目累计投资8.3亿元,建成扶贫光伏装机10万千瓦,帮助1.16万贫困人口人均年均增收1000元,持续帮扶20年。
除光伏项目扶贫,四川公司在川还承担了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任务,从2014年起定点扶贫凉山州美姑县,从2016年起对口帮扶凉山州喜德县。在国家电投的产业扶贫带动下,为两个深度贫困县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光伏扶贫
“电”亮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路
四川公司成立之初,从经济相对落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高的甘孜、阿坝、凉山等地区开局,重点布局了甘孜等四个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在阿坝州,国家电投投资建设了四川省首个光伏扶贫项目若先光伏电站。项目投产发电,惠及阿坝州红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36人。
在甘孜州,石渠、色达、新龙三个光伏扶贫项目,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建设者们以“缺氧不缺精神”的执着和追求,建成了国家电投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回忆起建设过程,国家电投基层建设者们印象深刻 “施工点空气稀薄、供水困难,冰雪接着雷雨……但大家干劲十足,克服种种困难,丝毫不见松懈”。项目惠及扶贫人口总计9213人,是当地扶贫规模最大、扶贫人口最多的高山光伏项目。光伏电站陆续建成投运,为四川藏区困难群众带去了国家电投的温暖。
国家电投四川公司负责人说 “光伏项目助力四川藏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也是最重要的发展机遇”。
定点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家电投定点扶贫的四川凉山州处于深度贫困地区,在美姑县和喜德县,依赖传统农业的百姓丰年温饱、灾年返贫。国家电投根据当地特殊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工作。从修路筑桥、饮水灌溉等方面提升基础工程,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新建吊桥8座,解决了5000余人出行险、出行难的问题;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帮助2500名村民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8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760万元,扶贫项目覆盖18个村,完成四川省政府下达的5个定点扶贫村脱贫任务。
在国家电投的帮助和努力下,村民们逐渐找到了致富门路。在当地,国家电投加大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力度,重点发展当地特色养殖项目美姑黑山羊。2016至2018年,国家电投在美姑县9个贫困村发放基础山羊6000只,种植优质牧草500亩。目前,投放的基础山羊已增量达到4万只左右,逐渐形成了规模和品牌。
此外,四川公司先后选派多名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做脱贫攻坚新引擎。
美姑县拉木阿觉乡罗布采嘎村第一书记吉克依沙是国家电投选派的挂职干部,他说 “贫困村民大多有体力、无能力,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国家电投在这里扶持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技术要求不高,见收益又快,在养殖初期不愿意参与的村民见到有好收益的同村人,都被带动起来。如今村民们都明白,只要你肯出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喜德县阿尼村村助理毛宗霖也是选派的驻村干部。阿尼村位于大凉山深处,山多地少,村民生活艰难。毛宗霖扎根在最艰苦的地方,走访帮扶贫困户,大家都亲切的喊他“小毛村长”。驻村以来,毛宗霖履职尽责,始终按照“立村情、解民忧、凝民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转变角色,积极作为,将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阿尼村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近日,毛宗霖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荣获“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优秀驻村干部”称号。
在国家电投的正确领导下,四川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持续用心、用情做好扶贫工作,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作 者 罗捷
本期编辑 周心、陈凯茜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