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顺义 8月20日消息,北京泓慧国际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院内飞轮科技实验突发事件中的2名重伤人员,其中1人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8月19日下午死亡,另1人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往病房治疗。另有3人轻伤。
顺义区相关部门已经组成工作组,会同企业做好家属接待及抚慰工作。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立即在全区范围内对各类科学实验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事件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北京顺义 8月19日消息,8月18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在顺义区马坡镇北京泓慧国际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内进行的飞轮科技实验过程中,实验设备意外脱落击中该公司员工,2人不幸遇难、2人重伤,伤者已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区应急指挥中心接报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及马坡镇政府进行应急处置,意外事件的原因正在进行调查,不幸遇难人员善后及家属抚慰工作正在开展。
据该公司官网资料,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大功率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轮储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企业。泓慧能源汇聚了来自航空航天、电力电子、自动控制和能源领域的先进前沿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应用于保电场所、石油钻井、轨道交通、新能源、微网、数据中心、军事等领域,并实现了磁悬浮飞轮的大规模商业化制造,为客户提供节能、储能和电能质量改善的全面解决方案。
据介绍,飞轮是一种物理储能技术,通过真空磁悬浮条件下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子来储存能量。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是一套可以实现“电能←→动能”之间高效相互转换的设备。充电时,处于电动机工作模式,将电能转换为动能,转速每分钟可达几万转,储存能量;放电时,处于发电机工作模式,转速下降,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向负载释放电能。飞轮转子在真空腔体内、磁悬浮状态下工作,没有空气阻力,减少了运行中的能量损耗、提高了飞轮转速。
简单说,飞轮储能与以往我们熟悉的电池等化学储能不同,它是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来储能,转速提高时,进行充电,转速降低时,就可以放电。
这种新型储能技术目前已在城市地铁中成功应用。近期又首次在电气化铁路领域实现应用。
日前,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中的兆瓦级飞轮储能技术应用得重大突破,在邯长铁路上进行应用,这是首次将飞轮储能应用到电气化铁路领域。在邯长铁路河北新固镇牵引变电站,有个类似集装箱的电气机柜,就是刚刚正式投入运行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有了这套飞轮储能装置,当火车进站刹车时,会产生巨大的电能,可以利用它加速飞轮旋转,就相当于把电能储存起来;当提速出站时,飞轮就可以释放能量给火车。不仅改善了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还减少了电能的消耗。仅这一个铁路牵引变电站,每天就可节约3000度电能。
据保守估计,如果在全国20%的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应用这个技术,每年可以节省超过10亿度电能,减少碳排放超百万吨。
就在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综合效率的重要举措,并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