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声”入人心 党史人物诵读(二十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5   来源:上海电气风电集团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62
核心提示:“声”入人心 党史人物诵读(二十二)

诵读党史人物 传承红色基因

读人物 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

     风电集团党委开展“我是党史诵读人”活动,邀请20余位青年党员朗诵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经典人物事迹。在一个个感人的人物故事中,感悟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立体、更加持续、“声”入人心。
      本期是第二十二期,由销售联合直属党支部陆骑诵读孙永才的生平事迹。

建党百年·党史人物诵读

——诵读人 陆骑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其中孙永才获得了“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的荣誉称号。

孙永才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2004年开始主持研制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列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把复兴号打造成新时代的“国家名片”。他参与统筹实施南北车重组整合工作,开创了国内两家同为“A+H”上市公司重组的先河,为央企重组和改革发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与此同时,他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88年5月,德国高铁ICE以406公里的时速创下世界纪录。当时,中国铁路平均运行时速约50公里。孙永才入职大连机车车辆厂不足一年,便全身心投入到柴油机技术研究中。

1997年起,中国铁路连续六次大提速,一大批铁路干线、铁路复线及干线电气化改造项目快速启动。时任大连机车车辆厂副厂长的孙永才意识到,机遇来了!从首台韶山7E型交直流机车、首台时速120公里货运交流电力机车到2008年大功率交流内燃机车、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两大技术平台先后落成,短短10年,孙永才带领团队将中国机车技术带进国际先进行列。

 更大的挑战是中国高铁列车的研发。2008年,时任中国北车总工程师的孙永才,在新一代CRH380高速动车组研制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的设计理念,25所重点高校、11所一流科研院所、51家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上万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高铁研发的“国家队”。两年多时间里,他穿梭于研发设计现场、生产线与大山腹地的试验线。在他的统筹策划下,CRH380高速动车组研发周期一举缩短40%,运营速度、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环保等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个车型的“和谐号”成为京沪、京哈等高铁干线的主力军。

2014年,孙永才参与研发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他组织研发团队在掌握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复兴号”问世了!

如今,中车产品服务全球六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运行着中车的产品。


文案 朗诵 陆骑

编辑 排版 SEWP新媒体小分队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