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新型储能包括(新型储能是指什么)
      • 面对GDP增长3%的2022年,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正如有些行业急流直下,有些行业发展迅猛。尽管GDP年均7%、10%左右的中高速与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但GDP减速并非失速。细分到行业,那些增速高于GDP的行业,依然大有可为。GDP不会永远激情澎湃地增长,但永远有激情彭澎湃的行业。储能就是这样一个迅猛成长的赛道。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59.4GW,同比增长37%。其中,抽水蓄能占据最大比重,累计装机达46.1GW;新型储能更是
      • 阅读全文 2023-02-21 15:09
    •  
    • 推动新型储能(加快储能推广)
      •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新能源电源的系统友好性,破解电力生产和消费同时完成的传统模式,改善负荷需求特性,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储能更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离不开价格机制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近日,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胡明。问:目前储能主要包括哪几类技术手段?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答:目前,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类方式。其中,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技术,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截至2022年底,我国
      • 阅读全文 2023-02-19 21:38
    •  
    • 「巨安储能」新型铁基液流电池助推新型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发展
      •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及双碳战略的实施推进,储能市场在今年迎来行业窗口,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诸多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的市场增长趋势最为明显,根据CNESA的保守预计,2021-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复合增长率将为57.4%,呈高速增长态势。目前电化学储能的技术路线较多,除传统的铅蓄电池体系外,还有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包括全钒、铁基、铁铬、锌铁等体系)等,相较于目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具有储能时间长、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
      • 阅读全文 2023-02-18 17:10
    •  
    • 储能领域核心优质公司(新型储能公司)
      • “我们这款产品采用了自主开发的超耐腐铅合金和高强度活性物质,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能量输出能力,也让产品的充电接受能力和使用寿命有了大幅的提升。”近日,在超威集团中央研究院,技术专家周洁清正在对“新一代电力用长寿命铅碳储能电池”进行测试。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据不完全统计,为加快储能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以来,全国就已有超
      • 阅读全文 2023-02-18 17:10
    •  
    • 概念追踪|新型储能获上海大力支持三个细分有望全面受益附概念股
      •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到,在新型储能方面,推动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一系列新型储能电池的发展。东亚前海证券认为,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叠加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助推新型储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综合来看,目前新型储能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产业前景广阔,新型储能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相关概念股:东方电气(600875.SH)、福能股份(600483.SH)、永泰能源(600157.SH)
      • 阅读全文 2023-02-17 11:39
    •  
    • 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主体,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实习生谢语 上海报道2月1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等。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会上指出,2023年将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其中风电新增37.63GW、太阳能发电新增87.41GW、生物质发电
      • 阅读全文 2023-02-16 12:26
    •  
    • 多省加快上马新型储能步伐,鲁、苏、粤三省市场表现突出(各省储能政策)
      • 在“双碳”的推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在从“集中式发电为主”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发电结合”的形式转变,其主体也开始从“源网荷”(即“电源、电网、负荷”)变成“源网荷储”,储能成为正在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一环。11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的《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不低于100万千瓦,到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提高到400万千瓦左右。风电和光伏等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正在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储能是众多国家用于推进碳中和目标进程的关
      • 阅读全文 2023-02-14 21:20
    •  
    • 新型储能项目有哪些(新型储能市场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 央视网消息: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各省市加快推进储能项目的落地,有超过20个省份明确了配套储能设备的配储比例。在浙江长兴,总投资67亿元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围绕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新能源原材料,规划建设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力争实现200万千瓦左右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发展目标。在山东济南,我国首座百兆瓦级分散控制储能电站正式投运。它每次充电可充21.2万度电,能够满足1000户
      • 阅读全文 2023-02-14 21:13
    •  
    • 能源十四五规划的新形势(十四五新型储能)
      • ■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秘书长 李 军2018—2040年全球不同国家的累计储能装置量 Bloomberg NEF(彭博新能源财经)/供图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展望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根据欧洲光伏工会(EPIA)的预测,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体能源结构的比例将达到总能源消耗量的50%以上,光伏发电所占比例将超过20%;至21世纪末,在能源总供给中可
      • 阅读全文 2023-02-14 20:57
    •  
    • 发改委加快新型储能(《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 作者:鞠立伟、刘力(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提升至39%左右,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此前两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从有关规划方案看,将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技术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正成为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力方向。当下,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俄乌冲突
      • 阅读全文 2023-02-14 20:57
    •  
    • 新型储能:储能系统核心增量,五大环节龙头梳理
      • 近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出炉,《蓝皮书》对于发展新型储能给出了明确的具体路线与发展方向:“重点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安全的电化学储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集成优化研究,提升锂电池安全性、降低成本,发展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线。大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技术向大规模、高效率、灵活运行方向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约2.1亿千瓦,同比增长9%。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3000万千瓦,同比增长67.7%,锂离子电池装机约2300万千瓦,占据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1:08
    •  
    • 储能行业深度报告:商业化快速落地,新型储能旭日东升
      • (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证券,张雷、陈明雨、王婷)1 储能系新型电力系统必选项,多种储能技术路线各具千秋储能即能量储存,实现能量跨时、空转化。储能从广义上而言,即通过一种介质或者 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 特定能量形式再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实现能量跨时间、空间的传递或转移。传统电力储能 设施主要配置在一次能源环节,包括煤场存煤、储气罐储气、水库存水等,随着能源结构向 清洁化转型,一次能源储存难度提升,电力储能的重要性逐步凸显,预计成为未来能源体系 中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1:08
    •  
    • 各省新型储能规划较国家目标翻番,能顺利落地吗?
      • 记者 | 戴晶晶在政策与行业的双重驱动下,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发展持续加速。11月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在其年会上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提及,截至2021年底,全国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266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装机626.8万千瓦,同比增长56.4%。《报告》表明,各省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标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件中提出的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标的两倍。当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1:08
    •  
    • 深圳20条措施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商业模式逐渐清晰相关产业成长空间打开
      •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实习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张海妮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储能行业发展再获地方政策支持。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重点支持面向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流器、系统集成、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链条,对产业生态、产业创新能力、储能制造水平、商业模式等领域提出了20条鼓励措施。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深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1:08
    •  
    • 不是新型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储能的原理与技术)
      • 全文263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南方能源观察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omagazine@126.comeo记者 刘文慧“应用市场对储能系统空间扩展等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储能行业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9月24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与电动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相比,储能电池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平缓。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化学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2018年《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发布,储能电池在近三年发展势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0:42
    •  
    • 新型储能技术——重力储能
      •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电网对各种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重力储能是一种环保性和经济性均具有竞争力的物理储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重力储能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缺点?目前发展如何?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对其进行介绍。重力储能示意图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0:36
    •  
    • 新型储能规划在建规模已远超“顶层设计”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59.4GW,同比增长37%。其中,抽水蓄能占据最大比重,累计装机达46.1GW;新型储能继续保持高增长,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超过2021年同期的2倍,达到12.7GW。具体来看,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功率规模首次突破6
      • 阅读全文 2023-02-11 20:36
    •  
    • 新型储能发展(新能源储能行业发展)
      • 今日提要:1.火电改造丨解决新能源消纳,这个类储能产业有望迎来大发展2.基建丨前三季度营收及利润平稳增长,在手订单保障倍数4.5倍,打造绿色建筑第二增长曲线1.火电改造丨解决新能源消纳,这个类储能产业有望迎来大发展逻辑标签:【中线埋伏】当前阶段,推行火电灵活性改造和加快发展燃气发电,可以很有效的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火电灵活性改造是当前最经济的解决新能源消纳的措施,预计后续价格政策优化后,将会迅速普及。同时,随着燃气价格回归并考虑其调峰调频价值、环保价值,国内燃气发电也仍有发展空间。综上,国内类储能产业可能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9:44
    •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新型储能行业报告
      • 储能可有效解决新能源供给间歇性与用户用电需求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平滑用户需求,提升能源利用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新型储能因具备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等优势,受到政府与相关企业的重视,技术实现不断突破,产业生态活力迸发,盈利模式明确,发展前景广阔。1. 行业定义储能指通过某种介质将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的过程。根据存储介质不同,储能可分为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电储能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储能形式。电储能技术可分为电化学储能、机械类储能。电化学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铅炭电池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7:06
    •  
    • 2023年新型储能:六大核心技术路线
      •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官方发布的首部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文件,清晰描画了2023-2060年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图,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明确发展道路。蓝皮书重点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的发展潜力,其中也为新型储能在技术装备领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路线。《蓝皮书》在规模化、高安全性新型储能技术装备领域方面提出:重点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安全的电化学储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集成优化研究,提升锂电池安全性、降低成本,发展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化
      • 阅读全文 2023-02-11 17:06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1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