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CNESA数据发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100GWh 未来仍呈快速增长态势
      • 中国网讯 2024年8月25日,CNESA DataLink 2024上半年储能数据发布会举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先生发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2024上半年储能数据。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03.3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同比增长47%,比去年底增长20%。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继去年首次低于60%之后,再次下降近
      • 阅读全文 2024-10-02 17:08
    •  
    • 产业规模迅速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 11月8日,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在珠海开幕。大会现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所所长周峰发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新型储能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主要增长点。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包括大容量的电芯、高压级联技术、储能集成技术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优化升级支撑了规模化的应用,提升效果明显。”周峰表示,在成本和价格方面,锂电储能成本持续优化,项目中标价格持续下探。“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产能快速释放,技
      • 阅读全文 2024-10-02 12:42
    •  
    • 新型储能加速落地,2023年装机规模再创新高
      • 1月8日,2024中国储能CEO大会在广州白云区举办。在大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表示,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再创新高。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4.5吉瓦/74.5吉瓦时,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其中,2023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1.5吉瓦/46.6吉瓦时,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水平。岳芬预计,2024年国内储能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装机将超过35吉瓦,连续三年单年新增装机超过累计
      • 阅读全文 2024-10-02 12:42
    •  
    • 国家能源局: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迅速 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
      • 中新网1月25日电 国家能源局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情况、国际清洁能源日设立背景及我国对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了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他表示,2023年,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边广琦介绍,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截至2023年
      • 阅读全文 2024-10-02 12:42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重庆铜梁:“聚企成链”崛起西部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 新华社重庆9月29日电 题:重庆铜梁:“聚企成链”崛起西部新型储能产业高地新华社记者黄兴、刘羽佳驱车行驶在重庆铜梁区,一批新型储能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在这座渝西城区,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已成为当地具有辨识度的产业名片。今年1月至8月,铜梁新型储能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8.2亿元,同比增长56.5%。而就在几年前,铜梁新型储能产业还处于一片空白,如今为何能“从无到有”崛起一个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铜梁靠近重庆电力负荷中心,也是川电入渝的重要节点,发展新型储能产业要素保障充足。”铜梁区发改委主任张勇说,综合研
      • 阅读全文 2024-10-02 04:41
    •  
    • 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  
    • 政策加持,新型储能蓄势待发
    •  
    • 新型储能发展有何趋势和变化?阳光电源、华为、保碧新能源等高管这样看
      • 新型储能正快速发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Data 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5.2GW,同比增加50%。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5.3GW和53.4GWh(GW是装机容量,GWh是发电量),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加280%和267%。纬景储能董事长葛群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25年,中国仅源侧储能设备的市场规模就将超过万亿(1.5万亿);到2030年这个规模将达到12万亿,呈现爆发式增长。”11月8日,在
      • 阅读全文 2024-10-01 19:31
    •  
    • 新型储能行业赛道前景广阔,锂电池、逆变器、储能系统三主线存机遇
      •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2025年做到规模化发展、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2030年做到全面市场化发展。本次政策是继去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针对“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已明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储能将随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叠加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统的应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看好储能发
      • 阅读全文 2024-10-01 19:31
    •  
    • 能源转型大变革下,新型储能的机会与挑战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启 北京报道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一目标下,我国面必须实现由化石能源走向新能源的能源绿色转型,这个转型的核心是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储能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将催生能源新产业、新业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能源战略和装备制造业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 阅读全文 2024-10-01 19:11
    •  
    •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 阅读全文 2024-10-01 15:57
    •  
    •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解读
      •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十四五”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一)“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实现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实现了实质性进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
      • 阅读全文 2024-10-01 15:57
    •  
    • 新型储能发展步入快车道
    •  
    • 重磅!万亿级产业利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将出台
      • 一个万亿级产业即将步入高速增长期。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产业人士处获悉,“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将于近日正式出台。“十四五”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战略关键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明确了配套储能设备的规格要求,并明确规定配储比例与配置时长要求。多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十四五”风光装机容量的扩大,各地的储能保障政策将会进一步扩容,推动储能规模的扩张和行业发展。2021年年底,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在“十四五”时期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促进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有机融合、
      • 阅读全文 2024-10-01 15:57
    •  
    • 新型储能MW、MWh、Ah、DoD这些术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在平衡能源供应与需求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储能领域,人们常常使用各种单位来衡量和描述能量的储存能力和输出能力。我们会经常看到"100MW/200MWh"的储能电站,在计算储能项目的收益时,会需要考虑放电深度(DoD)和充放电效率,那么,MW/MWh这些单位以及放电深度和充放电效率这些术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通常将储能电站比作大号充电宝,但充电宝的单位是mAh(毫安,充电宝一般为5000—20000毫安),而在储能电站上,我们使用的单位是kWh或者M
      • 阅读全文 2024-02-01 00:29
    •  
    • 中能观察丨新型储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装机达1.01亿千瓦。要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消纳占比迅速提高的风光发电量,亟须加强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这为储能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储能行业整体高速增长确定、未来想象空间加大且前景愈发清晰,吸引企业加速布局、资本踊跃加入。行业规模释放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机遇,预计源网侧储能与工商业储能
      • 阅读全文 2023-09-16 14:58
    •  
    • 南都电源:签署亿元新型电力储能项目合同持续规模化推进新型储能业务
      • 中证智能财讯 南都电源(300068)9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平高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电池簇采购合同,平高国际工程向公司采购72套储能项目电池簇(包括电池系统、BMS 系统、线束及附件),平高储能科技为项目管理方。本次合同金额为3.80亿元,占2021年公司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3.21%。公告称,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为储能大规模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公司作为储能行业领先者,具备了从方案
      • 阅读全文 2023-02-21 16:40
    •  
    • 推动新型储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意义(新型储能项目是什么)
      •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1月和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对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本期邀请专家围绕新型储能发展进行研讨。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新型储能技术持续研发创新主持人:什么是新型储能?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现状如何?刘亚芳(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
      • 阅读全文 2023-02-21 15:10
    •  
    • 发改委: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美豁免东南亚光伏关税,隆基绿能:对公司影响还待进一步评估|氪新能源日报
      •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6月7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新能源最新政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新型储能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顶峰、调峰、调频、爬坡、黑启动等多种作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知指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
      • 阅读全文 2023-02-21 15:09
    •  
    • 工信部: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
      • 【工信部: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 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财联社8月25日电,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智能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
      • 阅读全文 2023-02-21 15:09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1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