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扶摇”直上……上央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05   来源:中国海装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221
核心提示:“扶摇”直上……上央视


1月4日

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

推出专题报道

海上风电迎战平价时代》

报道聚焦了

我国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

——“扶摇号”


在江苏如东的这家风电主机生产企业,一台浮式风电机组样机已经成型,近期将运往广东湛江,它将被装载在浮体平台上,应用于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这将是我国首台面向深远海的漂浮式风电机组。而装载机组的浮体平台,正是由这家公司的母公司自主研发的。


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张凯(同期声):“目前的海上风电机组通常是采用固定桩的形式,固定在近海的海床上。面向深远海,由于这种方式的施工难度大,以及成本问题,应该说不太适用,漂浮式风电应该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张凯告诉记者,浮式风电技术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早期样机阶段,成本较高,每千瓦约3到5万元。但是随着设计的改进、新材料的运用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再加上批量建设的规模效应,有望降至与固定风电技术持平。


这么腻害的“扶摇”号

想不想了解更多信息

下面带你解锁

它“扶摇直上”的成长之旅吧

装备研制》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并获批投资15960万元,这是工信部重大专项历年支持项目中金额最大的风电装备研发项目。


作为国内海上风电先行者和风电装备行业的“国家队”,凭借深厚的海上风电技术积淀和集团公司强大的海工装备实力,联合集团内外多家单位,先后攻克了“复杂海洋环境气动及水动载荷耦合动力学分析”“基于系统性能匹配的总体设计”“以传动链优化为核心的风电机组适应性优化设计”“全耦合水池模型试验”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风力发电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在去年相继完成了“扶摇号”示范机组和浮体平台的生产制造。



今年,“扶摇号”浮式风电机组将在广东省湛江市附近海域完成示范应用,机位点平均水深达65米,这将一举创下我国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纪录,届时,将填补我国在大功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一体化设计及应用验证方面的空白,为我国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助力“30.60” 双碳目标的实现。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