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1至11月全国发用电情况信息。
从发电侧来看,今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38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比2019年同期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5.5%。11月份,全国发电量6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
全社会用电量方面,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较2019年同期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7.3%。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7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较2019年同期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6.6%。
从发用电量的比较来看,用电量的增速明显高于发电量的增速。在同2019年同期数据相比之下,发用电增速不均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而这也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内多个地区出现电荒危机的重要原因。
而仅仅在一年之前,供需增速不均衡的矛盾还并不突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020年全国累计发电量达到了74170.4亿千瓦时,比上年累计增长2.7%。
虽然用电量增速高于发电量增速,但而这基本保持一致,缺口不大。进入2021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海外订单的激增,让国内用电量大幅度增长。但与此同时,发电量的增长并没有及时跟上。
从发电的具体信息来看,1至11月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了2.5%,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了1.9%,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4.1%,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27.7%,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了22.7%。
新能源发电量的增长直接原因是2020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的大幅度增长。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71.7GW,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82亿千瓦,累计装机增长超过30%。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48.2GW,累计装机量达到2.53亿千瓦,累计装机增长超过20%。
尽管煤电装机的比例已经不到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但中国的火电发电量依然占到总发电量的60%以上。所以新能源发电量的增速暂时还无法弥补火电发电量下降后的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