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划定生态红线,内蒙古限制风电和光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2   来源:浏览数:64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0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工信厅,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行征占用草原林地分区用途管控的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内蒙古将实行征占用草原林地分区用途管控,严格控制已批准在建运营的矿山、风电、光伏等各类项目新增占用林地。      内蒙古土地资源辽阔,风能和太阳能非常富集,是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各大投资公司圈占土地和项目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      内蒙古的风电和光伏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进入十四五之后,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开发成为内蒙古新能源开发重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风电和光伏都属于低密度能源,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占用的土地资源非常大,势必会对当地的水土、植被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此次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划定生态红线,就是为了防止风电和光伏过度开发,对自治区内的草原和林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此之前,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就将全区50.46%的国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上风电、光伏项目,已经投建的项目择机拆除。      去年察右中旗开始对辉腾锡勒草原保护区内的88.24万千瓦风电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率先打响生态红线区风电项目拆除工作。      此次拆除的范围是北方龙源风电场3.2万千瓦和京能辉腾锡勒风电场10万千瓦风机拆除任务,并规划在三年内全部拆除保护区内的风电机组。      近些年来,风电和光伏建设项目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几乎每个省份都曾发生过。陕西榆林光伏项目砍掉生态林,就曾遭受社会的一片指责。      由于受到资本的操控,我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发展非常不理性,为了获取土地、指标等路条资源,资本各种概念炒作层出不穷。      为了避开土地和生态红线,资本大肆炒作所谓的风光护林、林光互补、农光互补、风光制沙等概念,真实效果如何不管,只要拿到路条即可。      由于最初的粗放管理,许多风电和光伏项目建设在生态红线区,造成草原沙地化、山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给当地水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资本操控下的风电和光伏,为了大幅度提升装机规模,对风电和光伏项目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根本不管不顾,他们要的只有项目带来的资本红利。      内蒙古此次出台实行征占用草原林地分区用途管控政策,无疑给了资本一个响亮的耳光:越过生态红线搞项目开发将一路红灯。      相信继内蒙古之后,甘肃、新疆、青海、云南等风光资源大省也都会纷纷制定生态红线,防止风电和光伏过度开发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