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文化」专栏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耕耘,电气风电的技术部门淬炼出了风电行业内独特的一道“工程师文化”风景线。我们的工程师在日常工作的打磨和修炼中,不断形塑自己的核心主张。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我们愈发需要展现出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工程师文化”专栏应运而生。这里是了解电气风电技术研发前沿的一个窗口。今天,我们来谈谈电气风电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起乘”之路。
数字化是当今最热的话题,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或立于潮头或卷入激流,认识、感知和探索着数字化转型之路。
风电行业也面临着结构性供需矛盾、资金匮乏、产业政策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在“碳中和”的巨大机遇与后平价时代来临的双重影响下,风电产业竞争早已向多元化、定制化发展,无人否定风机之外的数字化实力会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最值得珍惜的资源其实是时间。如果把数字化转型之路比作冲浪比赛,那么我们目前已经开始“Pop Up——起乘”之势。
小贴士 Pop Up——起乘,指在冲浪板上使自己从趴的状态改变到站立状态的动作
根据麦肯锡对领先企业的研究结果,有两大秘诀能够帮助企业取得商业成功 一是打造敏捷工作模式,二是提升员工能力技能。
1
打造敏捷工作模式
风电行业面临着供求端和客户端对数字化体验的紧迫需求,传统的一款产品打遍天下早已过时,只有不断推出新颖的客户体验,才能拓展自身价值。敏捷的工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在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上迅速扩展解决方案。领先企业通过提升运营过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鼓励了思维模式创新和动态工作方法,进而能密切追踪市场供需和捕捉客户期望的转变。
风电行业,更倾向于打通端到端价值链。主要包括 供应网络连接性、端到端产品开发、端到端规划、端到端交付以及客户连接性。
注 以上信息来自麦肯锡
例如印度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ReNew Power开发了专有的高级分析和机器学习解决方案,成功将其风能和太阳能资产的收益提高了2.2%,在不增加资本支出的情况下,将停机时间减少了31%,员工生产效率提高了31%。
采用敏捷工作模式的企业最大的优势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减小了库存、缩短了交货时间和资金回流,还加快了产品设计迭代速度与成本降低,最后带来的是能源效率的提升。
2
提升员工工作技能
强大的技术能力在整个企业普及,需要每位员工都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寻找人才”,还需要“赋能员工”。
我们始终将人才发展列为重点工作。通过培训、再培训和技能提升等举措能够帮助员工进行技能转型和提升,我们不需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程序员,但是要引导员工像专家一样思考。
(1)让员工知道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同时评估现有工具,不盲目进行投资。我们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帮助他们在不同场景中以最佳方式使用最恰当的工具。
(2)我们对员工的整体技术素养以及社交技能进行投资,引导员工转变思维,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同时提升员工的社交技能(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3)我们注重网络安全和数据治理等能力的提升,方便更多员工快速掌握软件技能。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为员工提供平台和技能培训,员工自我学习和快速成长,聚焦公司重点业务目标的实现。员工在懂业务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工具来针对特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够大幅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
小结
编辑 SEWP新媒体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