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海上风电 » 正文

莆田平海湾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部技术革新为施工提质加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2   来源:海上风电网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177
核心提示:  莆田平海湾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部技术革新为施工提质加速

  近日,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施工的莆田平海湾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首件承台钢套箱安装就位,项目部又一技术革新项目在施工中得以成功运用。
  工程开工后,项目部针对桩基、承台、风机安装、海缆敷设等关键工序,开展技术攻关。承台试桩施工时采用的是传统海上桥梁有底钢套箱支撑系统,安装一个承台需3天,而且悬吊底模的精轧螺纹钢在大潮和涌浪冲击下容易变形。项目部攻关小组对钢套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制作成“米”字型钢梁与钢套箱构成整体,用整体倒立吊架模式安装,既轻便又便于安装,安装时间只需1天,且抵抗风浪能力更强,质量也提升了。
  由于海底地质岩层起伏变化较大且有孤石,对沉桩、嵌岩桩施工影响较大。项目部与船舶公司商讨引进荷兰进口的S800桩锤,通过在桩架上增设上背板、新制桩帽等措施,有效防止溜桩,加快了沉桩进度。风机海缆入泥段原采用J型钢管,水下施工难度极大且工期难以控制。项目部向监理设计提出用挪威海缆保护软管替代,该软管柔韧性强,无需水下作业,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而且减轻了附近海域大规模采砂对海缆的损伤,也为后续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获得监理、设计部门的肯定。
  110吨重的钢套箱出运、浮吊拼装难度大,运件机械台班费要2.5万元,技术人员提出1套钢套箱在加工厂组装成整体后,用两部挂车同步拉到码头前沿吊装落驳,快捷安全还省钱,机械台班费降至2000元。(史立娜)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