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地理丨这里是创国内多项纪录的海上风电项目

发布日期:2021-12-09 来源:
东方风力发电网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
198
核心提示:能源地理丨这里是创国内多项纪录的海上风电项目
在晨光夕照里
在碧海蓝天中
白色是吊车出租的风机高高耸立
巨大是吊车出租的桨叶随海风悠悠转动
这动与静是吊车出租的碰撞让我们惊叹工业的雄浑之美

具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

为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先行先试
两座40万千瓦容量的220千伏海上升压站
一座90万千瓦容量的220千伏海上升压站

为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
创新使用了多种施工技术和基础型式
其中
吸力筒导管架、单柱复合筒
芯柱式嵌岩导管架、大直径四桩导管架等
多个基础形式
均为国内首次使用
此外
项目还多次创下国内海上风电施工速度的记录
三峡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长42米、宽39米、顶标高36米,总重量2692吨,是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该升压站装机容量900兆瓦,上部组块尺寸长53米,宽41米,顶标高37米,总重量超4000吨,为目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
最大直径5米、全长42米、总重量255吨,是常规四桩导管架基础桩径的两倍左右。大直径非嵌岩四桩导管架基础桩型式,在适应地质条件的同时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深水嵌岩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且国内无相关参考经验。国内海上风电行业首个深水嵌岩导管架基础的成功运用,为海上风电基础嵌岩提供了可靠的施工、技术经验。
安装的吸力筒导管架是筒型基础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导管架体总高63米,由3个直径约为13米、高约11米的吸力筒和高52米的上部导管架组成,总重量约为156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压力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
海上升压站采用了国内首座四桩斜桩植入嵌岩升压站导管架基础,施工技术难度大,钻孔精度要求高。通过优化基础使得场内集电线路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减少约15%的220千伏海缆长度,节约建设成本。升压站吊装仅花费了9小时顺利完成,一举打破了南海海上升压站吊装时间记录。
三峡阳江沙扒项目以单艘施工船单月吊装10台6.45兆瓦大容量风机,平均单台用时3天、最快单台用时仅2天的吊装速度,创造了国内海上风机吊装新记录。
这每一项成绩的背后
都离不开“追风人”的辛勤付出
他们
与风为伍,踏浪而行
为的是在海里建起一座座大风车
把凛冽的海风变为温暖的灯光
照亮千家万户
据估算
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后
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将达47亿千瓦时
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400万吨
将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转型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三峡能源拓展阅读
2020全球最佳风机出炉,金风、远景、明阳、东汽上榜
GWEC发布《2020全球叶片供应链报告》
全球最大离岸风能发电场迎来首个14MW涡轮机!
数据:视频|为何这家整机商能成为大兆瓦机组的引领者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达12亿千瓦!
项目信息 招标中标 会议策划 软文写作 新闻采访
品牌宣传 人才招聘 宣传制作 专题报道 风电周刊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