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基于风洞实验的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载荷控制技术研究获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随着陆上风电场可开发资源的减少,风电场建设“由陆到海、由浅到深、由固定式到浮动式”是发展必然趋势,海上风电开发已逐渐成为风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海上风具有低湍流度和风速相对较高等优点,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因其对海底环境破坏小而备受青睐。浮动式风电机组是复杂的多柔体系统,风-浪-流组合扰动具有非定常性和强非线性特点,由于其气动-弹性-水动力学相互耦合作用,相对陆上风电机组其气动载荷更为复杂和难以控制。如何在复杂海况下实现对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的有效控制和调节是目前风能领域的热点和关键问题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

   

随着陆上风电场可开发资源的减少,风电场建设“由陆到海、由浅到深、由固定式到浮动式”是发展必然趋势,海上风电开发已逐渐成为风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海上风具有低湍流度和风速相对较高等优点,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因其对海底环境破坏小而备受青睐。
浮动式风电机组是复杂的多柔体系统,风-浪-流组合扰动具有非定常性和强非线性特点,由于其气动-弹性-水动力学相互耦合作用,相对陆上风电机组其气动载荷更为复杂和难以控制。
如何在复杂海况下实现对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的有效控制和调节是目前风能领域的热点和关键问题点。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海上风电团队针对复杂海况条件下浮动式风电机组气动载荷控制难的科学难题,联合团队的海外合作单位日本三重大学,采用结合机械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了风浪组合模式下浮体平台水动力学耦合机制,提出了自适应来流风浪环境和浮体平台运动的载荷抑制技术,为实现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对风能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该团队提出的周期性变桨技术通过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的耦合机制,综合考虑风电机组-浮动平台-洋流的内在关联和本质规律,采用斜盘装置控制桨距角(见图1),给出该技术对风电机组性能量化影响的规律。
在风洞中通过大量实验验证该项技术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桨距角和回转角之间的相位差在不同风向下保持恒定,进而导致出力系数和推力系数也保持相对稳定(见图2),从而实现对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在风和波浪双重冲击影响下的有效调节,降低了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提升了风能利用效率。
上述成果已在国际能源领域学术期刊Energy上发表,该成果为深远海上浮动式风电机组载荷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