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这一项目通过验收,在广东深水海域实现漂浮式风电的成功示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近日,2021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在湛江通过结题验收。该项目由广东海装海上风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南海调查中心、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参与承担。漂浮式风电拖航。作为2021年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紧密围绕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的环境适宜性低、分体运装难度大、运维可抵性差、产业链成熟度低等核心问题,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示范的全链条研究。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南海深水风电场区的海洋特征及装备的环境适宜性研究、漂

   

近日,2021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在湛江通过结题验收。
该项目由广东海装海上风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南海调查中心、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参与承担。
漂浮式风电拖航。
作为2021年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紧密围绕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的环境适宜性低、分体运装难度大、运维可抵性差、产业链成熟度低等核心问题,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示范的全链条研究。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南海深水风电场区的海洋特征及装备的环境适宜性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总体设计、一体化建模和仿真技术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核心关重部件智能加工、安装定位和调试技术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机组-浮体一体化下水、拖航和锚固技术研究以及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运行监控及运维技术研究等。
南海调查中心作为参研单位,负责了课题一“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环境条件适宜性研究”并参与了课题四“机组-浮体系统运输、锚固方法及施工过程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的实际需求,利用南海历史海洋调查资料和数值模型,开展南海深水风电场区海洋环境特征研究,为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设计提供典型海洋环境参数;开展应用示范区周边海洋环境特征研究,为锚泊系统设计和浮式风电装备示范试验选址提供技术支撑等研究内容。
针对研究内容,课题负责人马媛率领的技术团队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以及历史和卫星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南海北部大量历史数据和多要素的卫星数据,并在漂浮式风电应用示范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海流和波浪观测,同时对应用示范区开展了风浪流的数值模拟,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和研究了示范区海洋动力环境特征,为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选址和装备设计提供环境参数,支撑了相关设计工作。
实验海区浪大、流急,不利于拖航施工,课题团队充分评估,精准研判,为拖航施工选择最优窗口期,并在风机拖航和锚固过程中提供气象和海况预警,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圆满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并超额完成课题预期的成果。
目前该项目的成果样机“扶摇号”已在湛江罗斗沙海域试验运行。
运行中的漂浮式风电“扶摇号”。
随着海上风电逐步向深远海发展,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是未来深远海风电的首选方案。
本项目通过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研究,在广东深水海域实现了漂浮式风电的成功示范,为未来我国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成功经验。
近年来,南海调查中心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海上风电提供了管廊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调查、海洋水文观测、风场勘察、施工期和运营期监测等十几类超过两百余项专题研究工作,为我国南海海上风电的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海洋技术咨询服务,助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黄叙浩通讯员 马媛【作者】 黄叙浩【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