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背板龙头”中来股份Q1光速转亏,净利率、现金流双承压,140亿硅基项目延宕两年化为泡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光伏背板龙头”中来股份(300393.SZ)一季报业绩“急刹车”,结束了前两年连增态势。根据其日前披露的一季报,中来股份当季收入“腰斩”,归母净利润骤降268.11%至亏损1.72亿元。证券之星注意到,2021年前后,硅料因供应紧缺价格不断上行,这一环节利润颇丰。利润的驱使下,作为中下游环节的中来股份试图进军上游布局硅料生意。两年过去了,这个高达140亿元的投资项目以终止收场。在外界看来,中来股份的硅基项目颇有“画饼”之嫌,至今处于前期手续报批阶段,甚至都没有实质性投资建设。Q1营收“砍半”净利转亏官网

   

“光伏背板龙头”中来股份(300393.SZ)一季报业绩“急刹车”,结束了前两年连增态势。
根据其日前披露的一季报,中来股份当季收入“腰斩”,归母净利润骤降268.11%至亏损1.72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1年前后,硅料因供应紧缺价格不断上行,这一环节利润颇丰。
利润的驱使下,作为中下游环节的中来股份试图进军上游布局硅料生意。
两年过去了,这个高达140亿元的投资项目以终止收场。
在外界看来,中来股份的硅基项目颇有“画饼”之嫌,至今处于前期手续报批阶段,甚至都没有实质性投资建设。
Q1营收“砍半”净利转亏官网信息显示,中来股份成立于2008年,2014年上市,总部坐落于江苏常熟,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3年,中来股份成为浙能集团下属浙能电力的控股子公司。
中来股份被业内称为光伏行业“背板龙头”。
公司处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中下游,主营业务涉及主材产业链的电池片、组件、电站以及辅材产业链的组件环节部分辅材。
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剧烈波动,各主要环节盈利水平明显承压甚至亏损。
这一点在中来股份身上也可以窥见。
财报显示,2023年中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2.59亿元,同比增长28.01%;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31.18%。
中来股份认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去年全球对光伏产品及服务的整体需求量持续上涨,且随着P型、N型技术迭代加速,N型高效产品的需求占比在不断上升。
分产品来看,中来股份的组件产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4.54亿元,占比36.33%,毛利率为12.74%,同比上升7.48个百分点;光伏应用系统实现营收45.83亿元,占比37.39%,毛利率同比减少0.66个百分点为16.76%;背板实现营业收入23.05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6.39个百分点。
就N型产品来看,中来股份年报披露,公司的TOPCon组件及电池实现销售收入49.34亿元,毛利率为12.53%,其中电池销售量800.12MW、组件销售量2651.18MW。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来股份N型产能尚未满产,公司的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的二期8GW项目处于在建中。
尽管去年整体业绩维持增长,但对比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64.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8.09%的水平,中来股份去年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中来股份的业绩环比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当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28.97%,环比减少36.71%;归母净利润4300.93万元,同比减少26.22%,环比减少82.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5140.55万元。
今年一季度,中来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2.43%,为12.88亿元,创下2021年三季度以来的单季营收最低水平;归母净利润亏损1.72亿元,同比减少268.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93亿元,同比减少253.67%。
对此,中来股份未做出确切说明,将营收下降归因于报告期公司销售规模减小。
同时,中来股份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3.28%、-13.9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48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反映产业链大幅跌价对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的影响。
不仅如此,中来股份遭遇“估值杀”。
作为光伏板块曾经的“牛股”,中来股份2021年6月启动上涨行情,2022年3月曾创下24.89元/股(不复权形式)的高点。
此后步入下行通道,2023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近30%,今年以来继续下跌24.25%。
5月13日,中来股份收7.45元/股,当日跌幅1.97%。
140亿元项目“纸面开工”不仅一季报业绩表现不佳,中来股份百亿投资项目也随之告败。
过去很长时间里,光伏行业一直是专业化厂商与一体化厂商并存的格局:前者专注于行业的一个或者两个环节,把产品做到极致;后者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产品从硅片、电池延伸至组件,最大程度实现了利润的内部留存。
近两年来,这一格局正被打破,一体化趋势渐成主流。
尤其是2021年前后,光伏大热,硅料因供应紧缺价格不断上行,这一环节利润颇丰。
利润的驱使下,中来股份试图打通在上游硅料的布局。
2022年3月15日中来股份披露公告,公司拟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总投资额约140亿元。
根据彼时披露的方案,该项目建设计划分两期建设,建设总周期约5年。
其中,第一期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投资额约43亿元。
本应是中来股份硅基项目一期建设竣工投产的2024年,如今只能以终止收场。
4月24日披露的公告中,中来股份表示,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投资硅基项目。
对于终止项目的原因,中来股份解释称,公司与古交市人民政府、太原市人民政府在签署投资协议后,积极推进硅料项目投资前期准备工作,但项目落地化工园区尚无切实可行方案,投资协议未能满足生效条件,同时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硅基项目可行性发生了重大变更。
基于此,继续推进该项目预计无法达到预定的投资效果。
最新的公告中,该项目投资还处于前期手续报批阶段,报批存在不确定性,未开始实质性投资建设。
也就是说,过去2年一直踌躇不前。
事实上,该项目早在官宣之时,就备受质疑。
当时,深交所要求中来股份就该投资项目资金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