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潮汐发电:潜力无限的清洁能源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73
核心提示:一、潮汐发电:能源领域的新机遇潮汐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无污染,在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或污染物,对环境极为友好。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潮汐能的利用不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潮汐能具有可再生性。潮汐现象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的,只要地球、月球和太阳存在,潮汐就会持续不断地发生,为潮汐发电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再者,潮汐发电具有稳定的特点。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潮汐能更容易预测。潮汐的涨落具有规律性,根据潮汐预报可以

   

一、潮汐发电:能源领域的新机遇潮汐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首先,它无污染,在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或污染物,对环境极为友好。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潮汐能的利用不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潮汐能具有可再生性。
潮汐现象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的,只要地球、月球和太阳存在,潮汐就会持续不断地发生,为潮汐发电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再者,潮汐发电具有稳定的特点。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潮汐能更容易预测。
潮汐的涨落具有规律性,根据潮汐预报可以提前制定运行计划,确保发电量的相对稳定。
这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潮汐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能源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压力,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发展潮汐发电还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如海洋工程、设备制造等。
此外,潮汐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可以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二、中国潮汐能资源分布与潜力(一)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中国潮汐能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近海潮汐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大于 500kW 的坝址共 171 个,总技术装机容量约为 2282.91×104kW。
我国近海潮汐能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浙闽两省,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约为 2067.34×104kW,年发电量约为 568.48×108kW・h,分别占全国的 90.5% 和 90.7%。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能资源。
福建沿海平均可利用的潮水面积约 3000 多平方千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潮汐能蕴藏量在 1000 万千瓦以上。
福建海岸线曲折,多海湾,适宜建设潮汐电站的站址多;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市场大。
浙江省是全国潮汐能丰富的省份之一,潮汐能蕴藏量占全国的近一半。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总长 6128km,其中大陆海岸线 3324km。
可开发的潮汐能电站 280kW 以上的共有 79 座,总装机容量为 1033 万 kW,居全国第一,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占全国可开发资源的 47.8%和 45.9%。
浙江省对潮汐能的开发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国现存的 7 座潮汐电站中,有 3 座位于浙江境内。
浙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潮汐能资源丰富,且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
江苏省也拥有一定的潮汐能资源。
江苏沿海有连绵数百公里的滩涂,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 7 - 8 米,是绝佳的风电场,同时也具备开发潮汐能的潜力。
(二)潜力巨大的浙江钱塘口浙江省海岸线曲折,拥有大小港湾 125 个,其中深水港湾 22 处。
浙江钱塘口更是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质条件,钱塘江口形状似喇叭形,南岸赭山以东近 50 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其次,钱塘江水下多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的壮观景象。
浙江钱塘口的潮汐能极为丰富,潮汐能蕴藏量在 590 亿千瓦时,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
这里的潮差大,最大潮差可达 9 米,可开发的潮汐能为 880 万千瓦,占到了全国总量的 41.9%。
如果在海宁澉浦(北)到余姚(南)之间修建大坝进行潮汐能发电,预计装机容量可以达到 300 万千瓦。
三、中国主要潮汐发电站及技术(一)江厦潮汐发电站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南江厦港,是中国最大的双向潮汐发电站。
它的建设历程充满挑战,1972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列为国家重要科学研究项目。
1973 年正式动工,工程施工条件艰苦,尤其是堤坝的修建。
1975 年,堤坝遭遇强台风和天文大潮决堤后,在全体人员 4 天 4 夜不眠不休的奋战下实现第二次合龙。
1980 年,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85 年基本建成,总装机容量 3200 千瓦。
2007 年,6 号机组完成安装投运,实现正反向发电、正反向泵水、正反向泄水六工况运行。
2015 年 8 月,1 号机组完成增效扩容改造,单机容量由 500 千瓦增加到 700 千瓦,成为世界首例在役全功能三叶片灯泡贯流潮汐发电机组。
江厦潮汐电站的技术优势明显。
其最大的特点是单库双向发电,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泄水闸、厂房等组成。
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在海中抛石、土而成,全长 670m,最大坝高 15.1m。
充、泄水闸地基为含砾晶屑凝灰岩,分 5 孔,泄量 290m³/s。
发电厂房内安装 5 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有 500、600、700kW 三种),分正、反向发电,正、反向泄水四种工况运行,发电水头为 0.8~5.5m。
为防止沿海盐雾腐蚀,升压站采用户内式布置。
目前,江厦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升至 4100 千瓦,装机规模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
截至 2017 年年底,该电站已累计实现发电量 2.14 亿千瓦时,2019 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潮汐发电设备与技术特点新型潮汐机组设备设计先进。
潮汐电站一般采用贯流式机组,其中灯泡贯流式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机组。
以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和中国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为例,均采用这种机组。
水轮机和发电机连成一轴(或中间通过行星齿轮增速器连接),发电机安装于水密封的灯泡体内,整个装置卧置于厂房下的水流通道中,水流通过流道时,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它的主要特点是水流通过的流道比较直,长度也较短,水能损失少,发电效率高;机组结构紧凑,外形较小,所需厂房规模也小,故工程量和投资均较少。
缺点是灯泡体耗钢量大,对增速要求高。
发电机的散热冷却,靠强迫空气内部循环流动,通过灯泡体与外界海水接触来实现。
潮汐电站机组的控制特点显著。
潮汐电站与常规水电站控制相比,运行工况多,有停机、发电、泄水、抽水等多种工况,且有正反向之分;一般会有泄水闸参与水位控制,增加了机组控制的复杂性;由于潮汐电站利用海水的潮汐能源,每天一般会有两次潮涨潮落,所以机组的开停机操作比较频繁、复杂;机组台数相对较多,全站须配置一套公用工况控制系统,以便对各机组的运行方式进行统一的切换和闭锁。
潮汐电站的工作原理与一般水力发电原理相近。
在河口或海湾筑一条大坝,以形成天然水库,水轮发电机组就装在拦海大坝里。
由于海水潮汐的水位差远低于一般水电站的水位差,所以潮汐电站应采用低水头、大流量的水轮发电机组。
全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由于其外形小、重量轻、管道短、效率高已为各潮汐电站广泛采用。
四、潮汐发电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发展瓶颈与问题分析潮汐发电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和问题。
首先,成本高昂是潮汐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潮汐电站多建在海里,水深、坝长,施工难度较大。
与普通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存在地基清淤问题,且发电设备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海水腐蚀性及海洋生物附着等都会对电站设备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定期进行清理,这导致后期维护所需投入较大。
此外,潮汐发电机组的利用率低,输出功率变化较大,供电质量也自然会受到影响,间接增加了潮汐电站的建设成本。
其次,发电效率受潮汐大小限制。
潮汐能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潮汐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电效率。
江厦发电站虽然是全球第四大潮汐发电站,但年发电量也只有 720 万千瓦,与同等规模的水力发电站相比,潮汐发电站的发电效率还需进一步加强。
最后,选址严格也限制了潮汐发电的发展。
潮汐电站的选址条件更为严格,必须同时具备优质的潮汐强度与适宜的地貌条件。
一般来说,潮汐发电需潮差在 3 米以上,理想的潮差最好大于 5 米;从地貌条件来看,潮汐电站的选址多选在海湾、河口,那些可以储备大量海水且水深为 20 - 30 米的水域最为理想。
我国虽有约 32000 千米的绵长海岸线,但潮差在 3 米以上的适合水域并不多。
(二)突破瓶颈的对策建议为了突破潮汐发电面临的瓶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加大对潮汐发电技术的研发投入。
开展新型潮汐能开发方式研究,提高水流速度,优化叶轮设计、发电机转速等设计参数,减小摩擦损失,提高机械传动效率,从而提高潮汐能发电机组的效率。
例如,可以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研发更高效的水轮机和发电机,提高潮汐能的转化效率。
同时,积极探索潮汐能与风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方式,以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能源供应。
降低成本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设备成本,研发更耐用、更抗腐蚀的材料,减少设备更换和维护的频率。
二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三是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潮汐发电产业。
在合理选址方面,应加强对潮汐能资源的勘察和评估,充分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海洋监测技术,准确掌握潮汐强度和地貌条件。
同时,结合海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需求,综合考虑选址的合理性。
对于一些具有潜在潮汐能资源的地区,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建设,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此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潮汐发电选址经验和技术。
五、中国潮汐发电的未来展望(一)政策推动带来发展机遇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潮汐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潮汐发电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研发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潮汐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到潮汐发电项目的建设中。
例如,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三五” 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提高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技术成熟度为主线,推动潮汐能的工程化应用,到 2020 年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装备要实现稳定发电,基本形成潮汐发电产业链。
这一规划为潮汐发电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潮汐发电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
(二)未来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潮汐能源完全开发时的前景十分广阔。
一方面,潮汐发电可以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大。
潮汐发电的发展可以有效满足这些地区的电力需求,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潮汐发电可以优化我国的电力结构。
目前,我国的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力发电,这种发电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煤炭等化石能源,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潮汐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与风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我国电力结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潮汐发电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潮汐发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海洋工程技术、设备制造、电力传输等方面的支持,这将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三)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潮汐发电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首先,潮汐发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
潮汐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可持续的特点,可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其次,潮汐发电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较高。
发展潮汐发电可以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最后,潮汐发电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潮汐发电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动海洋工程、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