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康书伟)滨化股份(601678)4月16日下午收盘后公告,在公司任职50余年、77岁的公司董事长张忠正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树华也因工作原因辞去所担任的总经理及子公司职务。
其中,董事长职务将由公司副董事长朱德权担任,公司董事、董秘于江被补选为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将由公司董事姜森担任,搭建起公司新的“三驾马车”。
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滨化股份正式进行权力交接,通过董事会内部的岗位调整,将年轻、专业干部推上前台,有助于公司正在推进的由传统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转型升级的战略落地。
人事交替平稳推进资料显示,张忠正是滨化股份的创业者和旗帜性人物,出生于1943年,1968年大学毕业后就入职滨化股份前身工作,后担任滨州化工厂厂长、滨化集团董事长等职务。
在经历了国有企业滨化集团改制后于2010年实现企业上市。
据接近滨化股份人士介绍,张忠正辞去董事长职务初衷是推进公司核心团队年轻化,但他仍将保留董事职务,并继续担任公司党委书记,以实现公司管理层的平稳过渡。
朱德权来自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简称“清华工研院”)背景。
2017年,滨州水木有恒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从张忠正及其一致行动人手中受让股份,成为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
水木有恒背后为清华工研院。
朱德权目前任职于清华工研院,目前仍担任副院长职务。
2017年3月,朱德权出任滨化股份董事。
据介绍,朱德权在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拥有丰富经验,32岁就出任同方股份副总裁、33岁担任诚志股份总裁,此后一直任职清华工研院。
清华工研院已经孵化出了包括OLED、智能医疗机器人、氢燃料电池、卤化丁基橡胶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企业。
于江生于1972年,长期负责滨化股份发展战略工作,一手操刀了公司首发上市和24亿元可转债发行;2013年辞去公司董秘职务后投身公司北海经济开发区滨州临港高端石化产业园的开发,为公司目前正在推进的产业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以来又着力推动了公司与清华工研院的战略合作。
姜森则是化工领域专业人士,曾任职于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长达20年,此后还曾出任清华工研院孵化项目浙江信汇的总经理等职务,2018年3月开始担任滨化股份董事,2018年9月开始担任滨化股份子公司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滨华新材料为公司正在推进的转型升级项目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会同时通过公司章程修订案,为持续保持核心管理团队年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选举时未满60周岁但已满58周岁的董事,原则上不得当选为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特殊情况需经公司全体董事四分之三以上通过。
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章程也做了同样的年龄限制。
助力公司新战略落地自2010年上市以来,滨化股份管理团队特别是核心人物的年龄结构偏大,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管理团队整体年龄结构偏大一是给公司带来经营稳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年龄因素也制约了公司转型升级战略落地的速度。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此次人事变化虽然只是董事会内部岗位调整,但已经表明了公司加快权力交接、加速核心管理团队年轻化的步伐。
从2017年第一大股东更迭,到如今董事会、管理层主要人员的交替,平稳实现了权力交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打消市场对于公司主要股东、管理层年龄过大的忧虑。
而从产业角度,滨化股份的人事变更也将助力公司转型升级步伐。
滨化股份主要收入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