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联网、教育培训、外卖快递等多个行业,在强监管之下,自身存在的发展弊端展露无遗。
在此背景下,合规作为企业“生命线”的特征愈加凸显。
屡屡于先试先行中闯出新路的深圳,已经开始动作。
今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行动方案》,就企业合规建设出台相关政策,作出具体部署。
随后,深圳市检察院也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设想,努力探索企业合规的深圳模式,为完善国家立法提供深圳样本、贡献深圳方案。
由此,南都推出《深企合规榜单》,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初心,推动企业合规机制建设与完善进程。
在此次榜单梳理中,南都记者注意到,多家上市企业在经营方面遇到挑战,尽管公司主动表态,积极给出解决方案,然而二级市场仍因突发事件受到较为明显的震动。
在今年年中举行的“2021中国上市公司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郭瑞明表示,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已成为全市场共识的背景下,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无论信披与公司治理,均非小事。
榜单详情十大风险事件上榜,哪些应对及合规整改评价高?案例分析案例1资产重组计划历时10个月后被否 宇顺电子连收2个跌停合规提示:上市公司需要务实、稳健经营以增强自身能力历时近10个月,宇顺电子(002289.SZ)资产重组计划被否。
11月4日,宇顺电子公告,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深圳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未获通过。
这项交易在近期被否,宇顺电子也连收两个跌停板,11月4日、5日,宇顺电子连续两日跌停,股价报收7.79元,累计跌幅超过 20%,随后的11月份,公司股价也在7至8元间滑动。
之所以二级市场对此结果反映强烈,与公司自身情况不无关系。
宇顺电子营收包括液晶显示屏及模块、触控显示模组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