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宇顺电子9亿重组被否仍执意推进 扣非9连亏为保壳而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长袖善舞的中植系在宇顺电子(002289.SZ)身上玩砸了。日前,宇顺电子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核发的不予核准重组的决定文件。公司随即表示,将继续推进重组。于宇顺电子而言,这是一次“救命”的重组。根据重组方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收购前海首科100%股权,交易价格为9亿元。历经近10个月,交易方案几经调整,此次重组仍然以失败告终。宇顺电子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屏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09年登陆A股市场。上市之后,其经营业绩表现不佳。在多次筹划易主失败后,终于在2015年底,迎来了闻名资本市场

   

长袖善舞的中植系在宇顺电子(002289.SZ)身上玩砸了。
日前,宇顺电子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核发的不予核准重组的决定文件。
公司随即表示,将继续推进重组。
于宇顺电子而言,这是一次“救命”的重组。
根据重组方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收购前海首科100%股权,交易价格为9亿元。
历经近10个月,交易方案几经调整,此次重组仍然以失败告终。
宇顺电子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屏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09年登陆A股市场。
上市之后,其经营业绩表现不佳。
在多次筹划易主失败后,终于在2015年底,迎来了闻名资本市场的中植系。
中植系入主后,启动了其了惯常的资本运作手法,先是低价甩卖掉亏损资产,清洗“壳资源”,而后推进资本运作,遗憾的是,多以失败告终。
这一次重组前海首科,也出人意料地被否决。
如今的宇顺电子已经深陷经营困境。
2012年以来的9年零9个月,宇顺电子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公司一直在为保壳而战。
上会前夕股价大跌资本市场总是有嗅觉灵敏者,宇顺电子的重大资产重组尚未上会,市场就开始抛售。
11月2日,宇顺电子宣布3日停牌一天,原因是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将上会接受并购重组委审核。
而在11月2日,宇顺电子突然跳水,收跌5.22%。
看似毫无征兆的大跌,可能就是市场对宇顺电子的本次重组的利空预判。
果不其然,11月3日晚间,宇顺电子公告称,公司重组前海首科的交易方案被证监会否决。
回溯公告,今年1月21日,宇顺电子停牌筹划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海首科100%股权,当时,交易价格为9.40亿元。
后来,交易价格调整为9亿元。
为了支持本次并购,宇顺电子还筹划向大股东中植融云(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植融云)定向发行股份,配套募资约5.12亿元。
前海首科成立于2016年12月,创始人为白宜平与何绍彬。
2018年8月,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凯旋门控股正式入主前海首科。
前海首科并不是第一次作为被收购标的出现在资本市场。
早在2018年,英唐智控曾筹划重组前海首科。
当时,前海首科的估值为10亿元,其业绩承诺为,2018年-2021年净利润总和不低于4.10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000万元、9000万元、1.10亿元、1.30亿元。
最终,重组失败。
时隔3年后,前海首科成了宇顺电子的重组标的。
英唐智控为何弃购?或许与标的公司经营业绩有关。
2019年、2020年,前海首科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25.30万元、6796.43万元,完成率仅为34.73%、61.79%。
宇顺电子本次重组,前海首科的估值依然是高溢价。
截至今年6月底,其账面权益为2.68亿元,溢价率约为234.81%。
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为,2020年-2022年,前海首科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640万元、1.04亿元、1.24亿元。
从目前来看,2020年,前海首科业绩已经未达标。
不仅如此,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其经营现金流分别为8364.07万元、-7209.54万元、-1.49亿元,加速净流出。
此外,前海首科的资产负债率较高。
2019年至今年6月30日,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61%、76.08%、73.38%,明显高于同行。
宇顺电子披露了本次重组被否的原因,并购重组委认为,公司未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交易完成后商誉占比较大,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主营业务亏损持续9年中植系热衷于资本运作,似乎对主业经营并不在意。
宇顺电子的主业较为糟糕。
宇顺电子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较早从事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之一。
2009年,公司通过闯关IPO顺利登陆A股市场。
2009年及至2015年,宇顺电子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上市之前的4.81亿元增至2015年的33.80亿元,增长了约6.03倍。
但净利润数据越来越难看,2012年更是亏损1.25亿元,这一年,其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也亏损1.32亿元。
也是从2012年开始,宇顺电子的主营业务亏损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路亏损至今。
其实,宇顺电子上市之初,市场还是对其抱有预期的。
其发行价为15.88元/股,2010年初,股价超过40元/股。
只是基本面不佳,股价不断回落。
宇顺电子的原实际控制人为魏连速,面临糟糕的经营业绩,在筹划多次重大资产重组告吹后,萌生退意。
2015年底,在多次转让控制权失败后,宇顺电子迎来了闻名资本市场的中植系。
在受让股权和表决权委托后,中植融云成为其控股股东,中植系掌门人解直锟成为实控人。
中植系似乎也信心十足,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到目前,解直锟间接持有宇顺电子29.19%股权。
导致宇顺电子易主的原因是经营亏损,而其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并购踩雷。
2013年,宇顺电子以14.50亿元的价格高溢价收购雅视科技。
然而,雅视科技业绩承诺第二年爽约,第三年直接大变脸亏损4766.21万元。
中植系入主后,第一步就是甩卖雅视科技,多次挂牌征集受让方未果,挂牌价由2.35亿元一路降至1.88亿元、1.5亿元。
最终,作价1.7亿元卖给了华朗光电。
相较14.50亿元的收购价格,可谓亏损巨大。
“洗壳”之后,中植系谋划“卖壳”。
2018年初,宇顺电子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成都润运100%股权,交易作价高达200亿元。
如果本次交易成功,宇顺电子将成功“卖壳”,解直锟也将“功成身退”。
成都润运是昔日“星美系”重要成员、影院运营主体,其实控人覃辉也曾是A股市场中的资本大佬。
遗憾的是,这次重组,随着覃辉或将被证监会处罚而画上句号。
6年过去,中植系左右腾挪宇顺电子,资本运作多以失败告终。
宇顺电子的困境依旧。
今年前三季度,宇顺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净利润-0.16亿元,扣非净利润-0.18亿元,仍然深陷亏损之中。
至此,公司扣非净利润已经亏损了9年零9个月。
宇顺电子执意收购看上去并不优质的前海首科,即便顺利完成收购,真的能走出困境吗?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