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估值高了?甚至有人说动态PE都40倍+了?这是错误的,不要看。
结论是,目前30元的位置,对应2025年PE估值=21倍,依然是合理位置,当然,老羊认为如果能回缩到6500亿市值,更合理,更能行久远。
目前最需要关注的2024~2026年,长江中上游来水情况是否充盈、稳定!这是业绩在2027年归母净利润向400亿元冲刺是否如愿的大前提。
(下面照片是去年3月游览三峡坝区和葛洲坝)长电历史上,确实也狂按过计算器,很多球友估计都忘了! 另外,长电上很少有持有5年,10年的大资金,这点恐怕很多人也没记得。
现在确实是大资金抱团,烘托股价上行的速度比以往多年均值要快些。
毕竟当下市场,你能明确未来数年业绩不出大问题,且公司不出问题,同时国内肯定需要的大型公司----就那么几十家、100多家央企集团吧!关于长电的估值,我认为30元的当下,依然是合理中枢位置(偏上)!尤其是六库联调的科学调节能力,防洪与蓄水,发电与价值,如何最佳结合,长电的工程师和精算师们,肯定比投资者懂!——-从乌东德到葛洲坝,水位落差超900米,通过“六库联调”,110台水轮发电机组协同运行,一滴水沿江而下可以发6次电。
回看。
老羊记得是2013年底,在广州听黄老大说到“重置成本理念”。
言股价看涨十年,他们圈内都将资产约1/3配置其上,不动如山。
再之后2015年疯狂,我也早就忘了长电,股灾爆发,更无暇顾及。
但它从高位最多跌了30%就稳住了,更在2017年春节后重新迈上稳稳前行之路!之后2017~20年底,4年间业绩增速均值不过个位数,估值对应是约17倍。
低吗?肯定不低! 高吗?看沉淀里面的资金,倒是一点不着急!为何?——-下面具体说历史动态PE估值变动情况——为了说清问题,比较罗嗦,先说下简化的结果。
长电中的长期资金(保险、少量公募/私募和指数ETF等)在估值上,是看2~3年后的,不是看当年,更不是看过去。
因为水电具有最为明确的《估值折现率》。
估值折现最好的对照系就是——无风险收益率。
该收益近几年大幅下降,大部分人应该都感同身受。
毕竟十年之前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一度达到7%,放进去10万元每天的收益接近20元,但如今收益率早已萎缩,同样的10万元日收益缩水到了5元左右。
所以,无风险下降,意思就是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懂得),发大财机会没了,小财也可能都是坑!投资人也从主打进攻成长,转向不折腾防风险。
小命要紧,其他为次。
长电估值由此可以保持15倍以上的两位数,如果资金集中买入,那可以出现20倍+的时期。
比如2023Q2~2024年6月底以来,就是这种情况!老羊认为,冲得有点快,预期打得有点满!为何主流大资金会高看长电一眼?当然是求利!而求的东西越稳定,越明确,资本圈内讲故事越有人信,就越是有资金持续买入,并高喊:好公司!现在回头看知道了,2021年以来股价保持整体升势,是因为将预期内涵在了每年具体估值中。
“乌白电站注入”。
2020年中,预期乌东德、白鹤滩电站将于2022年底全部投产。
而当时,2019年度,葛洲坝、向家坝电站年发电量都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按计算器,认为2023年乌东德、白鹤滩电站完全投产、运营稳定后,长江电力将以增发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两电站的所有方云川公司。
考虑乌东德、白鹤滩电站总投资2755亿元,装机容量2620万千瓦,普遍认为增发后EPS增厚近20%,相比2019年EPS增厚31%,对应收购后市值6600亿元是较为合理的测算结果。
2019年EPS=0.9792元,增厚31%后预期2023年=1.27元/股。
公司2023年增发后,总股本从220亿股增至近245亿股,2023年净利272亿元,折合每股业绩=1.11元。
并没有达到2020年底期盼315亿元净利(折合1.27元/股)。
原因是:2022年、2023年长江来水整体偏枯,乌、白电站所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还未完全体现。
所以,2020年底,股价19.5元位置时,动态对应2020年PE估值=16倍,动态对应2021年PE估值=18倍,而远瞻2023年就只有13倍了!站在2020年底~2021H1的节点,很显然13倍的长江电力是低估的!一个稳定经营,且主营清晰度很高的公司,历史估值的平均值,就可以作为未来中枢的最好参考!长电在2017~2020年度,动态均值=近17倍。
那自然就赋予2023年=17倍。
而当时预期业绩=315亿元净利,那市值=315×17=5355亿元!现在复权价回看,2023年中期21.5元股价对应市值=5260亿元,确实很符合。
“铁打的长江电力,流水的基金”使得股价在过去十年间,复权看涨了34倍。
尤其是2021年以来,涨了77%,这是大资金抱团越来越紧密的结果。
基金群体持有公司流通股占比,从2014年底共有121只基金持有2.1%=2.06亿股/22亿元市值,到2019年底的1.3%=2.8亿股/52亿元市值,2021年底的2.4%=5.48亿股/124亿元市值。
真正加速买入,是2023年二季度起才明显的。
截至2023年底,1014只公募基金持有长江电力9.43亿股,占其流通股比例为4.01%。
再到最新数据显示,24Q1有601只基金,持有流通股4.5%=10.8亿股/270亿元市值。
很显然,2021年以来基金买入增速了!2014~2019其实挺平和的,毕竟那个时候白酒至上,2020年还有光伏等等赛道。
裘国根掌舵的重阳投资,这类资本貌似也在18年底~19年中,卖出了大部分的长电!所谓养老股,也是说说。
特别要注意的是,长期持有长江电力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并不多,大多数基金是阶段性持有,坚持持有2年以上的基金数量较少。
因此对于基金的长期价值,不要抱有太多幻想。
或许随着他们继续买入长江电力,会使得股价在2025年初就冲到估值高位去,那时候他们可能是第一批边喊边撤的资金。
到时候他们会说“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收入囊中之后,长江上的水资源已经开发殆尽,后续装机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看2023年底~24Q1,清空长江电力的基金就高达400只,但指数型ETF大幅增仓,不仅吃下那些“投机分子”抛出的,还多囤积了1.4亿股!让股价不受到影响,反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涨了6.8%,第二季度应该是更加被集中了,所以股价继续上涨了16%。
长电未来几年业绩如何?有预判是,2026~2030大概只能是年均3~5%业绩增速了。
如果真如此,那维系未来3年都是20倍估值,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也有预期,最终业绩数据可能会远超最悲观者的键盘。
为何?电的需求,在我国可见的未来3~5年肯定增长。
5月23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4》。
《报告》预测,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5%左右,预计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
而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AI的崛起,电力需求可能持续走强。
长江电力对于2024—2026年长江来水情况较为乐观,预计公司年度发电量将逐步改善,乌、白水电站注入后公司盈利能力将再上新台阶,预计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向400亿元以上冲刺。
其中来水情况,一个佐证是,按照我国天气标准,持续数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拉尼娜影响下,副热带高压通常表现为偏强、偏西,此时华西北部降水易偏多。
长江电力梯级电站受华西秋雨影响的集水区域较大,华西秋雨至关重要。
希望未来2~3年,华西地区回到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境界。
温婉绵密,持续时间长、总雨量不大。
但持续时间较长,降雨总量加起来不容小觑。
如四川雅安,1991年至2020年,10月平均雨日21天,9月平均雨日20.1天。
这就很好!从目前6月份情况看,中下游降雨量远远大于平常年份,或许秋季能在上中游稳定保持,不高不低最好。
不过,气候影响学,太复杂,老羊只是资料汇编而已。
老天爷比公募基金,更不好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