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华鹏伟、林劼)1 光伏需求望加速增长,分布式占比料稳步提升双碳“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托底风光中长期增长预期碳达峰碳中和线路图明确,设定非化石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
“双碳”目标对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供给侧改革 提出新要求,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非化石能源(水能、核能、光伏、风电、生物质)应用 占比尚需大幅提升。
2021 年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观 测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在双碳“1+N”政策体系中明确了“1”的 顶层设计指导意见。
该政策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 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五方面目标, 并针对非化石能源发展,进一步明确了:1)2025 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 左右;2)2030 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 kW 以上;3)2060 年: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80% 以上。
预计国内“十四五”、“十五五”光伏年均装机需求或达 72/100GW,在配套政策推动下 有望进一步超预期。
2020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 15.9%,超额达 成“十三五”规划设定的 2020 年 15%目标值。
在风电光伏竞争力持续强化的情况下,我 们认为碳中和路线图中的阶段性目标有望超额实现,预计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有望于 2025 年达 21%左右,于 2030 年达 26%左右。
据此若按光伏/风电平均年发电利用小时数 1200/2100h,且光伏、风电发电量约 1:1 测算,我们预计中国“十四五”期间光伏年均装 机需求或达 75GW,“十五五”期间年均装机需求或达 100GW 左右(2021-2030 年均约 86GW)。
国内:以大基地、整县项目为抓手,光伏需求有望放量升级“十四五”期间规划九大风光(水火)储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
2021 年 3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 出,未来我国将持续开发包括水电、风电、光伏等电源在内的多个清洁能源基地,形成九 大集风光(水火)储于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五大海上风电基地。
其中,九大清洁 能源基地主要包括雅鲁藏布江下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 走廊、新疆、冀北、松辽等地;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 地。
大基地项目有望成为未来国内新能源装机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大基地项目有望成为集中式风光电站装机的主要形式。
据智汇光伏统计,目前 国内已公布风光大基地项目规模达 51.68GW。
我们预计在首期约 100GW 大基地项目中风 光占比各一半左右,且已招标的大基地项目多要求年内开工,2023 年底前并网,有望成 为明后年新增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或将还有第二期规模约 100GW 的大基地项目 将在合适时间公布,共同构成“十四五”期间大型集中式电站的装机主力。
屋顶分布式市场维持高景气,或将成为最具增长前景的应用领域。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 持续下降,行业也从“环保行为”向“创收行为”转变,同时政策推动下,居民住宅、工 商业屋顶等各类光伏建筑加速推广。
2021Q1-3,国内户用光伏装机规模增至 11.7GW(+123% YoY),占同期国内光伏装机比例快速增至 45.7%,预计全年装机规模有望达到近 20GW, 以户用项目为代表的屋顶分布式光伏成为行业最具长期增长前景的应用领域。
整县光伏项目试点名单落地,储备规模超预期。
9 月 14 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公 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根据该通知,全国共计报送 676 个县(市、区),全部列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按照各省的试点名单来看,项 目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广东等中东部,甘肃、青海及陕西等西北部,光 照资源较好区域。
同时,通知要求:1)对试点项目备案、开工、建设和并网情况等进行 全过程监测,按季度公布相关信息;2)每年一季度将对上一年项目开发进度、新能源消 纳利用、模式创新以及合规情况等进行评估并予公布;3)2023 年底前,试点项目比例均 达到要求的将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
预计整县光伏项目年均装机规模有望达 40GW 左右。
参考目前已有部分乡县分布式光 伏整体建设情况,假设平均每个项目按 200-250MW 装机量测算,我们预计此次披露试点 项目整体开发规模约 140-170GW,且整县项目原则上须在 2025 年前完成装机,对应未来 4 年年均装机规模有望达 40GW 左右。
而考虑到国家要求按季汇总跟踪进度,且对优先落 地的整县将给予一定优惠措施,因此预计项目整体将保持较快建设节奏,规模增长进度有 望超预期。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各地分布式项目是否纳入整县试点范围,并不影响该项 目能否开工建设,各地潜在分布式项目市场空间远大于整县试点的统计规模。
新增公共建筑及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目标 50%,有望带来年均约 8GW 光伏装机增量。
10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 构,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出到 2025 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 8%,新 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年 新增公共机构建筑和厂房面积长期稳定在 5 亿平米左右,预计对应每年将拉动光伏新增装 机规模约 7.5GW。
2020 年“双控”趋严和拉闸限电背景下,业主配置分布式项目意愿有望增强。
在 2020 年能耗“双控”考核力度加大和局部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作为填补局部电 力缺口的解决方案之一,可缓解拉闸限电压力,有望激发工商业企业配置分布式光伏系统 的积极性,并增加企业的绿电采购意愿。
预计2021/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约50/75GW,分布式项目或继续作为增长主力。
2021 年受光伏主辅材等环节供应紧张、成本大幅上涨影响,国内光伏终端收益率承压, 导致装机增长或低于预期,预计全年装机量将达 50GW 左右。
而在以大基地项目、整县项 目为两大抓手的增长推动下,“十四五”期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迎来加速增长,且部 分主辅材环节价格有望下行,预计 2022 年国内光伏装机将增至 75GW 左右,其中户用、 工商业等分布式项目或将成为装机增长的主力,占比有望提升至 2/3 左右。
全球:经济性与双碳目标共同驱动,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长欧洲电力价格大涨,将有效对冲光伏产业链涨价压力,需求维持较快增长。
尽管光伏 供应链价格短期出现明显上行,但以欧美为代表的海外主要光伏市场本身为高价高收益市 场,尤其是在 2020 年油气价格大涨的情况下,欧美多国电价涨幅远大于光伏组件价格涨 幅,将有效对冲了供应链成本上行所造成的终端收益率压力,甚至将提升未来光伏项目的 投资回报率。
同时,叠加欧美等国加大清洁能源长效支持力度,因此海外市场整体装机需 求仍保持较快增长。
海外光伏需求旺盛,组件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光伏产业链涨价对海外需求影响有 限,据 Solarzoom 统计,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规模约 73GW(+38% YoY), 预计全年出口规模将超 100GW(2020 年出口规模约 81GW),预示海外装机将保持加快 增长。
屋顶分布式有望成为光伏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全球光伏装机结构中,户用、中小型 工商业等屋顶分布式项目占比亦迎来稳步提升,屋顶分布式光伏增长有望持续跑赢行业, 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预计未来 5 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中枢将达 230GW 以上。
全球各国在再电气 化推进和碳中和目标驱动下,风电、光伏发挥性价比优势推动清洁能源加速替代,2020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已提升至 11.7%,其中风光发电占比分别达 5.9%/3.2%。
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发电量中比重有望稳步提升至 18.5%左右,若按照风电/光伏电量比重分别约 8.5%/7%估算,我们预测未来 5 年全球 光伏年均装机需求有望超 230GW。
预计 2021/22/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望达 160/210/350GW,未来 5-10 年 CAGR 有 望维持 20%-25%。
1)2021 年光伏装机受原材料供给紧张、成本上涨影响,部分装机需 求有所延后,但分布式市场仍保持较强增长韧性,预计全年装机约 160GW。
2)2022 年, 预计辅材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国内大基地、“整县光伏”等项目加快推进,装机有望超 预期;海外市场在后疫情时代需求强势复苏的预期下,预计 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 望达 210GW。
3)远期看,未来 5-1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CAGR 有望保持在 20%-25%, 预计 2025 年全球装机将达 350GW,2030 年全球装机或接近 1000GW。
2 主辅材:产能加速扩张周期,格局景气度或将分化硅料:供应紧张有望延续,价格盈利维持高位国内硅料龙头厂商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硅料行业产能成本曲线相对陡峭,国内头部厂 商成本优势明显。
短期内,在行业供需偏紧阶段,优质企业将收获显著超额利润,盈利增 长具备高弹性;长期来看,龙头持续引领产能扩张,供需格局及产品价格有望回归合理区 间。
预计 2021/22 年光伏硅料年化有效产能约 57/78 万吨。
根据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统 计,并结合主要厂商扩产节奏,我们测算得 2021 年末全球太阳能级硅料名义产能将达 65 万吨左右(含颗粒硅),考虑产能爬坡进度和能耗“双控”等措施影响,预计年化有效产能将 达约 57 万吨,其中国内约 47 万吨,海外约 10 万吨。
预计 2022 年行业产能释放进度将 明显加快,年末名义产能或达 113 万吨左右,而年化有效产能将达 78 万吨左右,且有效 产能增长或主要集中于 2022H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