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能资源具有间歇性、周期性、波动性、周期性等特点。
当光伏发电在电源中的比例不断增大的时候,对电网调峰的影响将愈加显著。
光伏电源只在白天发电,具有一定的正调峰特性,解决光伏发电的短期功率波动问题、如何利用光伏发电的正调峰特性进行合理的经济调度解决输电通道的利用率问题。
案例:250kW屋顶工程实测最大功率变化率为每分钟20%,60kW屋顶工程实测最大功率变化率为每分钟25%二、采用“集中开发、高压送出”模式开发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多集中在西北、华北等日照资源丰富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而这些地区一般地域范围广而本地负荷小,光伏电站的电力需要进行远距离输送。
随着光伏电站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加大,光照短期波动和周期性变化引起的线路电压超限现象将逐步出现,长距离输电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将成为制约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光伏发电的运行控制特性完全由电力电子逆变器决定,没有转动惯量和阻尼特性,与常规发电机组有较大的区别。
光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增加了电力负荷的预测难度由于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安装使用分布式光伏系统,与电力负荷相抵消,对规划区负荷增长的模型产生影响,从而更难准确预测电力负荷的增长及空间负荷分布情况。
(1)加大了配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由于分布式光伏系统安装点存在不确定性,而其输出电能的随机特性,不能为规划区提供持续的电力保证,使变电站的选址、配电网络的接线和投资建设等规划工作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2)提高了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要求虽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大量接入能减少或推迟配电系统的建设投资,但若位置和规模不合理,则可能导致配电网的某些设备利用率降低、网损增加,电网可靠性降低。
(3)降低配电网设备利用率对于联网运行的分布式发电设施,系统需要为其提供运行备用容量,以保证用户的用电可靠性,相应的配电线路和变电设施因长期为分布式发电提供备用而处于轻载。
(4)增加电网运行成本目前为太阳能发电提供系统备用以及调峰、调频、调压等辅助服务没有建立定价和补偿机制,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也将增加电网的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