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名不副实的民国“轻巡洋舰”——大同自强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209
核心提示:下水时的建威舰该型二舰属于福州船政在十九世纪末开工建造的鱼雷炮舰。1896年,在甲午战争战败的阴影下,重振海军成为一时的新兴舆论背景,在这一背景下,雄心勃勃的福州将军裕禄兼充船政大臣,风风火火的重振厂务,雇佣法国造船专家工程师杜业尔团队为顾问,制定了一系列庞大的包括铁甲舰、巡洋舰和鱼雷炮舰在内的造舰计划,但随着裕禄的调离,这项计划在短时间内偃旗息鼓,此二舰成为该项计划中唯二开工的军舰。两舰分别于1898年4月7日和1899年3月3日开工,编号第36号和第37号,命名为“建威”、“建安”。设计上参照了法国“

   

下水时的建威舰该型二舰属于福州船政在十九世纪末开工建造的鱼雷炮舰。
1896年,在甲午战争战败的阴影下,重振海军成为一时的新兴舆论背景,在这一背景下,雄心勃勃的福州将军裕禄兼充船政大臣,风风火火的重振厂务,雇佣法国造船专家工程师杜业尔团队为顾问,制定了一系列庞大的包括铁甲舰、巡洋舰和鱼雷炮舰在内的造舰计划,但随着裕禄的调离,这项计划在短时间内偃旗息鼓,此二舰成为该项计划中唯二开工的军舰。
两舰分别于1898年4月7日和1899年3月3日开工,编号第36号和第37号,命名为“建威”、“建安”。
设计上参照了法国“迪波威尔”级鱼雷炮舰。
建威的母型迪波威尔级鱼雷炮舰两舰分别于1899年1月29日和1900年3月3日下水,由于船政经费严重不足,两舰的工程一直时断时续,一直拖延到1904年,船政和南洋水师敲定由南洋方面承担未付款项、完工后由南洋水师接收后两舰方才竣工。
由于动力系统设计存在缺陷,两舰试航时的最高航速只有18节。
1909年清政府统编全国军舰时,两舰因为锅炉问题导致开不到最大设计航速,只能编入以航速慢、浅吃水的军舰为主的长江舰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建安”舰于11月2日在上海归附革命军,“建威”舰则在镇江江面宣布起义。
由于两舰此时的动力系统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最高航速不超过13节。
民国成立后,两舰划入由长江舰队演变而来的海军第二舰队,1914年江苏省组建水警厅时,“建威”舰被划归为水警厅当水巡船使用。
北伐战争时,该舰曾在1927年以炮火支援了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海军部鉴于两舰舰龄老、战力弱、动力迟缓,遂指定由海军江南造船所对两舰进行大修和改建。
1930年3月23日“建安”舰首先进入江南造船所接受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拆除艉楼、侧舷装甲、更换全部武备,11月正式竣工,改名为“大同”。
1931年1月26日“建威”舰也开始接受改造,于6月15日竣工,更名为“自强”。
两舰竣工后编入第一舰队,舰级被渴望复兴海军的民国南京政府海军部定为“轻巡洋舰”,其实就是炮舰。
改造完成的大同舰大同舰改造完毕的自强舰自强舰由于改造仅限于舰体和武备,并没有更换已经形同报废的锅炉和主机,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两舰近乎已经丧失正常的航行能力(只能低速航行),战斗价值有限,因此两舰被选定为构筑江阴阻塞线的自沉对象,最终在1937年8月11日,“大同”舰自沉在阻塞线北岸的靖江罗家桥一带江面;“自强”舰自沉在江阴江段主航道。
自沉前两舰带着全副武备,仅仅只拆除了高射机关炮。
“大同”舰的20毫米高射机关炮被分配给“江元”号长江炮舰、“自强”舰的则被分配给“中山”号炮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靖江县财政局打捞队在罗家桥当地船民的指引下发现了“大同”沉舰,1957年对该舰进行了水下爆破,舰体残骸被炸成几段后起捞,堪用舰材和物资被回收。
“自强”舰可能也在同期被打捞拆解。
排 水 量:830吨(新造时)/1050吨(改造后)主 尺 度:78.58米×8.1米×2.48米×2.89米×3.3米(长、宽、舰艏吃水、中部吃水、舰尾吃水)(新造时);79.24米×7.94米×3.35米(长、宽、吃水)(“大同”);79.24米×8.1米×3.84米(“自强”)动 力:2台法国地中海船厂造立式四胀蒸汽机,4座水管锅炉,双轴推进,7000马力航 速:23节(设计航速)/17节(改造后最高)武 备:法制施耐德100毫米舰炮1门,施耐德65毫米舰炮3门,哈奇开斯37毫米五管机关炮6座,356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新造时);英制阿姆斯特朗120毫米舰炮2门,阿姆斯特朗76毫米舰炮1门,哈奇开斯57毫米速射炮2门,美制厄立肯20毫米机关炮1门,马克沁7.9毫米机枪6挺(改造后)。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