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斯太尔的历史(斯太尔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79
核心提示:#Schart#value=1value=000760value=1value=斯太尔/#Echart#10月19日,斯太尔(行情000760,咨询)发布公告称,由于双方未能就交易价格及支付细节问题谈拢,终止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放弃了收购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的计划。虽然重组失败,但从斯太尔拟收购的对象来看,其发展战略已经十分清晰,为了不断整合资源,提升公司整体实力,斯太尔积极寻求高性能柴油发动机及新能源领域上下游投资并购机会,以期与主营业务协同发展。从斯太尔历次定期报告来看,“奥地利斯太

   

#Schart#value=1value=000760value=1value=斯太尔/#Echart#10月19日,斯太尔(行情000760,咨询)发布公告称,由于双方未能就交易价格及支付细节问题谈拢,终止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放弃了收购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的计划。
虽然重组失败,但从斯太尔拟收购的对象来看,其发展战略已经十分清晰,为了不断整合资源,提升公司整体实力,斯太尔积极寻求高性能柴油发动机及新能源领域上下游投资并购机会,以期与主营业务协同发展。
从斯太尔历次定期报告来看,“奥地利斯太尔”早在2013年末被国内上市公司收购,更开始了斯太尔柴油发动机国产化的进程。
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中外技术沟通不畅、国内供应商体系不匹配、管理模式不适用、国家政策的大幅调整等等,导致斯太尔国产化计划不断在推迟,研发计划也反复在修改,国产化的道路多了几分坎坷,多了几分戏剧性。
国产化的延迟加上重组的终止,是否意味着斯太尔的技术不够成熟?是否意味着“奥地利斯太尔”这家百年老店得不到中国市场认可?是否意味着斯太尔的前景一片灰暗呢?政策和市场激发新能源产业链驱动柴油机产业确立新格局随着我国能源压力增大和空气污染治理呼声变强,汽车和发动机行业的节能减排也逐渐成为相关政策的关注点。
不久之前的“大众排放门”事件迅速发酵,有分析认为其事件极有可能会促使世界各国在汽车环保排放领域的立法、监管、执行更加严格,使得各大型柴油车生产制造企业更加慎重地选择高性能柴油发动机,严肃对待排放违规和超标问题。
也有分析认为,通过该事件或许会促进柴油车领域在技术路线上达成统一,即集体采用SCR技术路线。
在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计划的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详解版中,明确提出“促进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自主开发,推动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
”,把柴油机发动机发展明确列入了鼓励范围。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行业将成为未来政策青睐的对象,国家将从管理制度、财税、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大力发展扶持相关产业发展,插电式混动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不过,在纯电动等新能源技术还不能取得关键性突破之前,柴油发动机还会在汽车及其他领域一直活跃下去。
在政策变动和市场化配置双重驱动下,柴油发动机行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排放不达标、高耗油等柴油机产品,这将给排放标准高、市场前景好的中、小排量高性能柴油发动机、轻型柴油增程器等相关产品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给斯太尔等高性能柴油机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被激活的情况下,碳酸锂作为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生产的主要原料,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并创下新高,预计碳酸锂后市有望持续升温。
管理层尽心推进国产化力争三年磨一剑面对政策的大力扶持,斯太尔管理层在不断总结“弯路”经验的基础上,终于摸索出属于“中国斯太尔”的发展路径。
落户常州武进国家经济开发区后,斯太尔调整了研发计划和未来三年的产品规划,制定了以乘/商用轻型高性能柴油机、轻型柴油增程器及系统集成能力为核心的“三年产品规划”,将常州斯太尔设定为发动机国产化基地,采用“分步建设,自产自销”方式,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吸引了包括原AVL销售总监、原三一重工(行情600031,咨询)研究院院长、原恒力油缸财务机构负责人等等,组建了各个职能部门。
随着相关人员的陆续到位,国内研发团队不断壮大,在消化奥地利斯太尔柴油机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充符合中国未来柴油机市场的技术储备,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期,斯太尔公收获喜讯,收到了年产11万台柴油发动机项目的批复文件,正准备“全马力”推进柴油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从发动机专业人士处了解到,新款柴油发动机的开发周期、检测周期、客户搭载周期均相对比较长,发动机从研发到最终实现销售,周期一般为3~5年,甚至更长时间。
一种新款柴油发动机从研发到生产,要涉及产品定义及设计、样机试制、性能和排放开发、实验验证、小批量试产、项目最终验收、SOP等关键环节,从产品的定义到完成样机试制和验证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而搭载取得客户认可并获得定单后,再进行发动机的小批量产和SOP,也同样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斯太尔动力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不断扩充的人才资源,制定的“三年产品规划”,预计2016年能够陆续向市场提供符合欧五排放标准的样机,较同行业开发周期相比,已是相对较短的。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斯太尔与各大型军工企业及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建立联络,挖掘了军品及特种车、新能源领域的潜在客户。
同时,公司努力争取获得军品生产企业相关资质,为实现军品市场突破积极准备。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斯太尔已为多家军工企业、车企等提供了样机搭载,客户普遍反映良好,由于其发动机出色的性能表现,公司有望得到正式批量军品订单。
#JRJ分页符# 业内分析人士称,斯太尔动力依靠自身的优越性能和品牌效应,势必在柴油发动机和新能源动力领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也应看到,斯太尔国产化之路虽然漫长而坎坷的,但未来一片光明。
新能源产业迎来新机遇恒信融锂业迎“风口”期为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青海省为加快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应用,已制订出台了《青海省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及《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2015年9月底,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将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鼓励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等,新能源汽车需求量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利好促进下不断放量,其上下游行业均被纷纷激活,受益最大的无疑是锂电池产业链。
2015年2月,斯太尔与青海恒信融携手合作,着手布局其新能源产业链,恒信融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离子膜分离技术,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其工艺具有膜溶损率低、化学结构稳定、锂回收率高的特点。
斯太尔称,目前恒信融锂业首条试生产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试生产成品已经获得了三家权威检测机构和客户的认可,达到电池级碳酸锂的标准。
此外,年产1.8万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线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恒信融没有正式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已有多家锂电池企业和正极材料生产商对其电池级碳酸锂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并已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
根据“中国锂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的报价系统显示,10月14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持续上行至58000~60000元/吨;“生意社”锂报价,10月14日“赣锋锂业(行情002460,咨询)”旗下电池级碳酸锂的出厂价已提升至60000元/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放量,电池级碳酸锂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其后续价格仍有不断走高趋势。
基于上述价格预测,斯太尔青海碳酸锂项目建成后投产后可为上市公司贡献可观利润。
每次大的政策变动和行业“风波”都会给相关产业带来一次洗牌,不少企业因此深陷危机,却给潜力企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斯太尔公司在逐步清理国产化道路障碍后,依靠自身技术优势,能否在中国柴油机和新能源市场闯出属于“中国斯太尔”的一片蓝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