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120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产销量近年来增势迅猛,但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最新数据出炉时,人们还是有点吃惊。数据显示,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产量达到了625.3万辆。而在几个月前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有关报告才作出过大胆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合计将达到562.7万辆。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48.5万辆,同比增长1.1倍。而在2021年最后两个月里面,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达到了45.7万辆、51.8万辆。也就是说,这一年间合计产量就达到了646万辆。而在《2022新能源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产销量近年来增势迅猛,但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最新数据出炉时,人们还是有点吃惊。
数据显示,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产量达到了625.3万辆。
而在几个月前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有关报告才作出过大胆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合计将达到562.7万辆。
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48.5万辆,同比增长1.1倍。
而在2021年最后两个月里面,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达到了45.7万辆、51.8万辆。
也就是说,这一年间合计产量就达到了646万辆。
而在《2022新能源汽车百强报告》里,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与特斯拉这头部三强,就合计贡献了44%的产量。
1 比亚迪唯一产量破百万,但交付仍将是大问题从产量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还是由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主导,比亚迪成为最亮眼的品牌,也是目前唯一突破百万的车企。
从去年11月算起,截至今年10月份,该品牌一年之间的产量就接近160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43%。
然而,只要对比一下这一年间的销量,比亚迪还存在19万辆的需求缺口。
实际上,该品牌的产量在今年9-10月出现了激增,10月份最高产量超过21万辆,也和之前还存在一定的库存量相关。
即使是今年第三季度之后,比亚迪进一步扩充了产能,但是根据目前他们的销量走势,直至明年上半年,车辆交付依然是个大问题。
排在第二名的特斯拉产量为70万,该品牌在今年7月底上海超级工厂完成扩产之后,产能已经可以达到75万。
和其他车企不太一样,特斯拉的产量中,有38%是供应全球市场。
而对于该品牌来说,今年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也有点不胜负荷。
其实,这与全球疫情有很大的关系,特斯拉在国外的工厂相继减产,导致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压力大增。
上汽通用五菱之所以能挤进前三位,新一代“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要记头功。
该款5万元以内的“代步车”,产量占了整个品牌的大部分。
如果从企业良性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时间过分依赖单一车型的情况若得不到改变,无疑存在一定的隐忧。
2 “潜力股”埃安交付能力更有保障?今年新能源车产量翻倍,除了头部三强表现最抢眼。
前十位里面,只有埃安与奇瑞可以进入20万产量级别。
随着广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在今年下半年完成竣工投产。
目前,埃安整体规划产能已经突破40万。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今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当红炸子鸡”,比亚迪虽然一家独大,但如果两者以目前的产销量缺口对比,埃安会有更好的交付能力。
目前埃安的整体规划产能已经突破40万。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摄此前曾经被人诟病新能源成为短板的传统车企中,奇瑞新能源的产量数据,让人刮目相看。
在22.7万产量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两款微型车小蚂蚁和QQ冷淇淋,两者合计产量已经超过20万辆。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车方面的产量也达到16万辆以上,微型车Lumin占了近三分之一。
3 “蔚小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产量进入前十的品牌中,本为处于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异军突起,超过了原来的头部三强蔚小理。
从2022年1月的第一个十万台下线,到9月第二个十万台下线,哪吒汽车今年的产量大幅提升,也与该品牌产能10万的宜春工厂今年1月投入使用有关。
“蔚小理”这三位,从产量上已经折射出各自的问题。
据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设计师竺大炜介绍,蔚来今年因为疫情,供应链不稳定性问题开始凸显:4月因为疫情,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中断,零部件缺失导致工厂停产5天,产量一下子骤降至5000台,7月压铸件供应不足,又少生产了几千台。
理想的产能进度有点跟不上市场需求,目前常州工厂年产能10万辆,二期扩建尚未完成,完工后可以再增加10万产能。
而年产能可达10万辆的北京工厂,大概要到2023年年底才投产。
至于小鹏汽车,目前的肇庆工厂年产20万辆,由于终端销量持续走低,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
加上在建的广州和武汉工厂各10万产能,预计可达到40万产能。
如果不能走出今年下半年销量持续下滑的困境,产能过剩现象恐更加严重。
零跑汽车虽然产量没能进入前十名,但今年的表现同样让“蔚小理”们感受到了压力。
由于零跑的主销车型价格亲民,在微型车市场表现不俗,该品牌接下来的潜力不容忽视。
相比较其他老牌自主品牌车企,长城的新能源品牌欧拉产量也被长安、奇瑞这些老对手拉开了差距。
自从今年黑猫、白猫停产后,他们的产量基本上集中在好猫一款车型上。
4 BBA之争:奥迪产量仅为奔驰、宝马五分之一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已经算表现不错,产量双双达到10万辆,然而排名也就进位列前20名而已。
日系三强之中,更缺乏燃油车领域的竞争优势。
东风日产旗下的启辰产量只有4万多辆,仅以微弱的优势挤进前30名。
至于丰田和本田,除东风本田算上思铭还能进入前40名外,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年产量都不足万辆,特别是广汽丰田、一汽丰田,更是50强不入。
合资品牌转型的步伐普遍较慢,即使像丰田这样的日系老大也不例外。
至于豪华品牌阵营,BBA三驾马车在新能源战场的争夺,和燃油车方面差别不大。
宝马居首,奔驰第二,两者分别排在23、26名,他们之间,就是一个奥迪的差距。
一汽奥迪的新能源车产量差点掉出前50强,只有区区1万辆,显然已被两个老对手甩开了几条街。
5 产销量差额巨大背后的真相今年对于众多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新能源车产量上的一个增长点在于出口。
和传统车企在燃油车方面出现相当数量的库存数字不同,部分车企新能源车在产量与销量上出现的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
例如产销量一骑绝尘的比亚迪,不仅在国内市场称雄,出口数量也在大幅提升。
该品牌2021年出口量还不到一千台,但是截至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000台以上,最近一个月的出口量更是达到1.2万台。
东风新能源则是另外一种典型。
该品牌年产量达到9.2万辆,但销量只有2.5万辆。
这主要与该品牌旗下主销车型出口量高达6万辆有关。
当然,产销差额不仅仅是因为出口,例如上汽乘用车旗下的名爵品牌,同样是产销量差别巨大(近8万辆产量,同期2千多销量),但该车除了出口方面,还是因为国内库存量太大的原因。
说得直白些,就是卖不动。
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翻倍,出口总量占比已升至21.3%。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现在各个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海外,体现出中国高端制造业新的崛起。
接下来,中国车企将进一步改变原有的国际汽车市场格局。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出品方:南方都市报 湾财社 N视频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陈文定项目策划:王莹项目统筹:王卓江 伍静妍 关健明 范玉平执行统筹:梁罗喆 黄露记者:梁罗喆 胡雯雯 陈镜安编辑:黄露 郭毓玲 李美钰技术:郑冰蓉 梁秀霞设计:张博 林泳希数据合作机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北京精真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瓜子二手车、盖世汽车研究院、黑猫大数据中心、车质网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