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现象应该是出现在边缘部分,由于不受锚板的约束,养护结束后的干缩比较大,容易出现开裂问题1、 基层处理或清理不好。
基础表面有砂粒,浮浆,灰尘油污等杂物,使灌浆层与设备基础不能有效粘结,起到了隔离作用。
2、 灌浆前基础表面湿润时间不够。
基层浇水未能浇透,往往在灌浆前1~4h才湿润设备基础表面。
初始水未浇透,灌浆时也未吹干积水。
3、 基础表面的冲洗湿润。
二次灌浆速度缓慢,先灌浆的基础表面较湿,且有局部积水,导致基层水泥灌浆料的水灰比增大,降低了对基础的粘结力。
后灌浆的基础表面已干,灌浆料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收,造成灌浆料失水,水泥的水化不能充分进行,降低了面层强度,影响了基层的粘结。
4、 现场灌浆料配合比不准确。
加水量没有严格控制,人工搅拌时间不够或搅拌不均造成同一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层质量不均衡,出现一侧符合要求而另一侧局部形成空鼓凹陷或裂纹现象。
不过一般这种裂缝不会影响整体灌浆效果,因为边缘部分是不受力的,按照规范要求,灌浆结束后是可以将边缘部分切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