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成都立航科技有限公司待遇(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9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31
核心提示:(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泰证券 陈鼎如)核心航空地面装备和部装服务供应商,技术实力雄厚 立足航空领域,深耕航空器地面保障和研制生产配套 公司前身为成都立航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07月03日在成都市高新区注册成立。 公司是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和飞机部件装配等专业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公司已取得AS9100D航空航天国防组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认证证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等其它科研生产证书。公司具有深厚的相关技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泰证券 陈鼎如)核心航空地面装备和部装服务供应商,技术实力雄厚 立足航空领域,深耕航空器地面保障和研制生产配套 公司前身为成都立航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07月03日在成都市高新区注册成立。
公司是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和飞机部件装配等专业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公司已取得AS9100D航空航天国防组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认证证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等其它科研生产证书。
公司具有深厚的相关技术积淀,经过长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产业务体系,在复杂精密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公司目前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领域已取得有几十项相关专利,在电液伺服控制、传感器与检测、基于PLC液压缸同步控制、多轴运动机构同步控制、轮式全方位运动控制、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六自由度运动调姿、飞机装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同时构筑起稳定的客户关系。
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布局清晰。
刘随阳除直接持有公司64.13%的股份外,还通过持有瑞联嘉信股份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公司有恒生立讯、西安昱华、立航精密三家全资子公司,恒生立讯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设备 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制造,西安昱华的主要业务是航空电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飞行器各系统测试设备(系统)开发与技术服务。
立航精密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
母公司立航科技的主要产品或服务涵盖挂弹车和发动机安装车等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生产,飞机大型结构件生产制造,飞机零件加工、机电及保障设备,数字化智能柔性制造等,其产品广泛配套于我空海军现役及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及运输机,公司已成为航空工业重要主机厂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重要供应商。
募投大幅扩产,助力公司高速发展 募投扩充航空制造产能,公司高速发展可期。
2022年公司 IPO 上市,募投项目为航空设备及旋翼飞机制造项目,投资金额达 5.5 亿元,使用募集资金超过 2.6 亿。
该项目新增设备 160 台(套),该项目占地面积为 70,598.1 平方米,总建设面积为 96,983.01 平方米,包括研发中心 1 栋,生产车间 5 栋,员工宿舍 1 栋,并配套建设停车库(地上),物管用房,厂内道路,绿化等辅助工程及设施。
航空设备及旋翼飞机制造项目主要包括航空设备制造和旋翼机制造。
航空设备制造由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飞机装配及飞机数控加工中心组成,其中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主要对飞机的发动机、导弹及油箱等飞机配套设备进行运挂一体操作,飞机装配主要是对飞机机翼、尾翼及无人机等装配;数控加工中心主要是飞机机体的零件加工。
项目从飞机零件制造到飞机装配再到飞机保障设备,同时兼顾旋翼飞机制造,形成统一的航空产业布局,各专业的协同发展将使公司航空产业化得到提升。
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平均年营业收入为 45,000 万元,平均年利润总额 14,418 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8.56%。
航空零部件机加和部装业务增长提速。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 3.05 亿元,同比增长 4.12%,近五年复合增速为 28.34%,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7 亿元,同比增长 0.71%,近五年复合增速为 12.69%。
进入 2022Q1,公司营收为 0.34 亿元,同比增长 176.79%,归母净利润为 0.02 亿元,同比增长 156.13%。
从营收结构来看,2016年至2018年是公司航空地面装备业务的快速收获期,自2018年达到高点后业务规模略有下滑,营收规模保持在 1.7 亿以上,2021年占比下滑至 56.75%;与此同时航空零部件业务包括机加和部装实现了较高的增长(五年复合增速 25.18%,2021年同比增速 29.61%),2021年占比也达到了 37.97%。
受益于军机放量,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从具体细分来看,航空地面保障装备自 2018 年达到较高规模 1.67 亿后,2019-2020年保持在 1.2 亿左右的规模,与航空零部件生产制造关联度较高的工装业务在2018-2020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航空零部件细分为机加和部装,由于业务规模本身较小,故每年的波动较大,但进入2020 年,公司的机加和部装业务均实现了较高的增长,受益于军机放量,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已步入快速收获期。
规模效应有望带来盈利能力改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19-2021年公司三费占比分别为:12.35%、10.46%、11.40%,较为稳定。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航空地面装备业务的毛利率近两年均有小幅下滑,但是机加和部装整体的毛利率在 2021年提升明显,同时,公司孵化的其他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故公司整体毛利率近两年基本保持稳定。
目前公司机加工和部装业务规模仍较小,故毛利率水平较低,随着产能扩充,规模提升之后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改善。
公司较为重视研发投入,2018-2020年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2021年小幅下滑,进入2022Q1研发费用率达到9.10%,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稀缺的航空地面保障装备标的,自动化转型优势突出 实战效率至上,挂弹车自动化需求急迫 国内首创自动化挂弹车,极大提升部队保障效率。
公司生产的挂弹车采用动力电池或柴油内燃动力驱动,实现电液自动化控制,能够通过多自 由度调节系统完成弹体的姿态调整,可高效、准确、安全地完成飞机外挂弹体和内埋式弹体安装。
此外,公司生产的挂弹车还具有如下特点:1)适应宽温环境和高原环境;2)适应多种外挂物;3)具有取弹功能;4)具有双弹成组吊装;5)静压驱动,无级变速;6)全方位运动;7)电控多自由度调节系统。
在承担的某型号任务中,公司按节点完成了国内首台自动运挂一体挂弹车的研发与生产,该款重型导弹挂弹车具有自动巡线、自动挂装、拆卸以及导弹六自由度姿态调整并实现与挂架的精确对接等功能,重型导弹挂装流程时间可以控制在较短时间以内,实现了导弹从进入挂装区域到顶升挂装的全自动智能挂装功能,挂弹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挂装导弹的效率和挂装的安全性,为部队训练、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重要的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挂弹车的技术发展始终顺应着作战飞机的需求向着智能化和通用化方向发展。
随着机载武器、设施的威力和功能越来越强,挂载对象的体积和重量相应增加,特别是对于轰炸机这种需要挂载大威力、大重量弹药的机种,传统的无动力推车、人工挂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现代战机的能力日益多功能化,例如战斗机除了把争夺制空权作为主要任务,还要兼顾对地对海攻击、侦察等多种任务,其挂载对象包括了副油箱、导弹、炸弹、火箭发射器、布撒器、各种吊舱等,种类繁多,因此对挂弹车的多功能性和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战效率至上,综保重要性日益提升。
挂弹车等地面保障设备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快速的装卸机载弹药设备一是可以减少战机地面滞留时间,缩小可能被敌方攻击的窗口期,例如在扭转太平洋战争形势的中途岛海战中,美军正是抓住日军战机在航空母舰上更换弹药的窗口期,重创日军;二是可以提高战机出勤率,例如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虽然战机数量少于阿拉伯联军,但较高的出勤率加上其他因素使以色列空军始终保持了空中优势。
在飞机着陆后的充、填、加、挂等环节中,挂弹环节由于使用火工品(例如导弹)而成为最后一个环节,与充、填、加等环节不能并行,且所占时间较长,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作战任务快速准确地给飞机挂上各类外挂物,包括导弹、炸弹、吊舱、副油箱、火箭发射器、挂架和发射装置等。
据保障经验统计,外场挂弹工作量占飞机军械专业保障工作量的 50%以上,如何利用挂弹车快速完成好各类外挂物的挂装就成了飞机出动准备的重中之重。
航空发动机安装车核心供应商,获得客户充分认可 针对不同机型发动机的安装拆卸特点,公司研发生产了多型与之配套的发动机安装车,具备飞机发动机的快速安全安装、六自由度姿态调整、运输、拆卸等功能,采用远程操纵和本地操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到操作屏上,为安装人员提供指引。
此外,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安装车具有如下特点:1)六自由度微量调节与定位;2)微调量可达 0.1 毫米;3)整车可全方位运动;4)可远程控制与操作;5)具有多重周密安全保护措施;6)增设姿态测量装置。
APU 为飞机上一种辅助动力装置,为飞机提供应急电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飞机 APU 装置,公司研发和生产了与之配套的 APU 安装车,该类产品用于飞机 APU 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具备液压升降系统,该系统包含电动、手动两种运作方式,车载操作平台为人工操作。
航空发动机的拆装维修较为频繁。
航空发动机在全寿命周期内,除去意外报废情况外,总是处于使用和翻修两种状态。
一般在翻修间隔期内,发动机的使用可靠度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而逐步下降,当使用可靠度接近可接受的可靠度水平时,就必须进行翻修。
经过翻修的发动机可靠度恢复至固有可靠度水平,在重新投入使用后可靠度再次降低。
我国航空发动机安装车的自动化仍处于起步状态。
据《航空发动机数控安装车的研制》,我国飞机发动机数字化安装技术刚刚处于起步探索阶 段,自主研制能够实现具有精密调姿与安装功能的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多姿态航空发动机安装设备是目前我国应该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它能够大幅度缩短飞机制造周期,降低飞机制造成本,填补我国飞机发动机数字化安装的空白,缩短我国与国外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差距,进一步加快我国自身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
引入闭环控制,传统航空维修千斤顶精度大幅提升。
除了整车级产品,公司针对航空维修领域研发了高精度千斤顶。
公司设计开发的千斤顶及千斤顶操纵箱,实现了飞机的整体自动顶升检修,该系统采用电控液压升降的形式,具有三个千斤顶同步顶升和单个顶升的功能,三个千斤顶同步精度高,系统操纵方便、安全。
在常规千斤顶的基础上,公司研发了电动千斤顶系列,通过建立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实现千斤顶空间顶升的精确定位,保证其产品的空间姿态符合调姿要求。
从而确保部件产品的对位装配。
定制化开发航空试验和检测装备,业务面进一步拓宽 公司为客户定制化设计研发并生产飞机配套的试验和检测设备,如机电控制与管理计算机处理系统、综合检测车、地面指挥车、数据处理车等产品。
航空器在空中飞行,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试验和检测设备可以对航空器的状态进行有效检测,是航空器制造、维护和维修的重要装备。
现代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在检测手段方面向智能化和综合化方 向发展。
(报告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