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芯片任正非(任正非美国回来谈芯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03
核心提示:近日,一场工业产品发布会引发关注,主办方龙芯中科联合合作伙伴发布了29款自主工业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全部基于国产的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长久以来,来自西方国家的两家科技公司的指令系统以及基于这两类指令系统所构建的信息技术体系,主导着全球信息产业。如今,似有改变……任正非的寒气逼近美国“芯片三巨头”?最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2023年和2024年是华为的生命喘息期,未来整个公司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

   

近日,一场工业产品发布会引发关注,主办方龙芯中科联合合作伙伴发布了29款自主工业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全部基于国产的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
长久以来,来自西方国家的两家科技公司的指令系统以及基于这两类指令系统所构建的信息技术体系,主导着全球信息产业。
如今,似有改变……任正非的寒气逼近美国“芯片三巨头”?最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2023年和2024年是华为的生命喘息期,未来整个公司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
“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
”任正非的这番“寒气论”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同一时间,这股“寒气”还传到了美国“芯片三巨头”——英特尔、AMD、英伟达公司当中。
8月下旬,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发布截至今年7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伟达该季度营收达67.0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净利润为12.92亿美元,同比下降51%。
无独有偶。
英特尔和AMD公司也在过去一个月内公布了其最新季度业绩。
其中,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同比暴跌22%,非GAAP下营收同比下降17%,净利润由盈利转亏损;而AMD也预告了三季度营收出现增速放缓迹象。
在美国芯片三大巨头处于窘境的时候,美国却在此时再度推动不合时宜的策略,这无疑是在三大美国芯片企业伤口上撒盐,可能进一步加速美国芯片三巨头的业绩衰退。
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3-5年,通用智能芯片产业格局会有很大变化,x86架构的垄断地位正被快速撬动……”此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芯片设计副总裁沈朝晖博士在接受上海科技采访时预判道。
2020年,苹果发布M1芯片,一石激起千层浪。
Arm架构芯片在PC端的应用,成为了芯片产业,尤其是通用CPU芯片产业关注的焦点。
用沈朝晖的话来说,这是Arm架构正式向x86的垄断地位宣战:“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我们切入这个赛道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
”沈朝晖:“ 老牌“大厂”有着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我们作为一个初创公司,还有较长的路去追赶。
但是,Arm往高性能计算领域进军,这是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机会,“大厂”也刚刚开始相关生态的建设,我们站在了一场生态变革的新的起跑线上。
幸运的是,我们身处一个不可多得的国产芯片发展的黄金时代,本土产业方及供应链对此芯的全力支持和协作是国际大厂不具备的优势。
而且此芯在短短时间内建立了一支全建制的研发和业务落地团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特殊时期,中国传感器迎难而上受芯片危机影响严重的除了智能手机和汽车制造业之外,还有传感器产业。
传感器被誉为工业生产之眼,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严重依赖芯片供给。
值得庆幸的是,早在芯片危机爆发前夕,部分国内高端传感器企业已经洞察到潜在危机,积极布局,优化了供应链。
专注气体流量测量技术的高精尖企业科迈捷,早在2011年就研发生产出全球技术领先的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产品,成为首个掌握恒功率热式气体流量计全套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
2015年,科迈捷完成了全球技术领先的全数字化智能涡街流量计的整机及生产工艺设计。
2021年开始,科迈捷感受到疫情及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因素,便开始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了研发、生产、检测全流程设备和材料及芯片的国产化,让不受国外限制的中国造高性能涡街流量计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压力,总是会倒逼着企业不断思考与前行。
危机之下,很多行业、企业开始了关于“供应链”的反思与优化。
更有弹性的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
如今大势之下,更多企业开始着力制定“Plan B”,储备可替代的供应商,完善产业链条。
很多大企业,已经在布局或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
在全球日益重视供应链安全性的情况下,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产业布局的策略了,本地化、区域化的供应可能是新形势下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