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网行业专题研究:顺能源变革之势,铸新型电力系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78
核心提示:(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申建国、张志邦)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能源地域分布不均能源种类: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输出功率波动性提升1)风光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并网,未来多能互补。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其中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量在 2012-2021 年的 CAGR 分别高达 20.65%/53.45%。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2 年底,我国光伏与风电累计装 机量占比不足 6%,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水电/火电/核电/风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申建国、张志邦)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能源地域分布不均能源种类: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输出功率波动性提升1)风光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并网,未来多能互补。
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其中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量在 2012-2021 年的 CAGR 分别高达 20.65%/53.45%。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2 年底,我国光伏与风电累计装 机量占比不足 6%,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占比为 16.45%/54.58%/2.24%/13.82%/12.90% , 而 2021 年光伏 / 风电新增装机量占比为 30.22%/26.70%。
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将逐步提升,传统的火电因其灵活性的特点可作为 未来电力系统的调节资源,我们认为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是多能互补的系统。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有望大幅提升。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 年,可 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 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据 IEA 预测,在实现 “双碳”目标的预设下,到 2060 年,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相对于 2020 年将增加 7 倍,占总发电量比例从 25%提升至 2030 年的 40%和 2060 年的 80%,其中,太阳能发电 的占比由 2020 年的 4%提升至 45%。
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提升是政策推进和度电成本 (LCOE)下降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已初步具备在 LCOE 上和燃煤 电厂竞争的能力。
2)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分布式电源接入加重电网运行负担。
1)影响配网潮流,线路潮流大多从电流一端产生,直 接作用于用户侧,形状多为辐射状,若配网内部安装分布式电源,则会对线路潮流的方向 和方位产生影响;2)影响配网电压和电能质量,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网成为“有源网络”, 稳态电压的分布会发生改变;3)影响配网继电保护,当分布式电源位于继电保护前端,电 源助增作用将导致保护范围扩大,可能出现误动或越级跳闸,同理,当分布式电源位于继 电保护后端,可能出现拒动;4)造成系统配变直流偏磁出现,分布式电源接入要求大量电 力电子设备如逆变器接入,逆变器可能因脉冲不均或参数失衡等相关特点,产生直流电流 分量,若流入配电变压器中,将导致系统配变直流偏磁问题;5)产生谐波影响变压器等设 备,除了逆变器必然会输出的谐波外,三相不平衡、直流偏磁等非理想情况也会产生谐波。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源荷波动加剧。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给 电网带来机遇与挑战。
以屋顶光伏为例,受到诸多环境因素限制,发电量随时间变化大, 若受到天气影响,发电功率波动大且无法预测,若为家庭户用光伏,家庭净负载的较大波 动将给电网运行带来额外成本,对电网的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太阳能发电日内波动大、不可调度、具有间歇性。
不同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 时间、天气和季节影响,在白天和晴天分布式光伏和地面电站向用户侧供电,在中午迎来 发电高峰,甚至出现弃光现象,傍晚光伏发电减弱,而用户侧迎来电力高峰。
加州独立系 统运营商(CAISO)在评估加州的电力生产和需求时,首次发现了“鸭子曲线”,即常规电厂 因光伏发电的存在,中午的净负荷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常规电厂的日内净负荷曲线 由“双峰曲线”变为“鸭子曲线”。
但常规电厂是为平稳出力而设计,中午关闭部分电厂将 带来额外成本。
风力发电类似于太阳能发电,灵活性均低于传统发电方式,随着可再生能 源并网量增加,如何应对可再生电源接入带来的波动成为电力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
地域分布:源荷地域分布不均,长距离运输保障用电安全传统能源分布已呈现地域不平衡特征,已有西电东送需求。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 燃煤资源,而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欠缺,用电量相对较低,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更大,将西部 富余电力运送至东部消纳有助于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西电东送开始于 2000 年国 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加快“西电东送”以满足广东“十五”电力需求 有关情况的报告》,当时即是为电力缺口增大的广东省提供电力,保障广东经济发展。
西电 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包括北部通道(黄河中上游水电、火电到京津冀地 区)、中部通道(三峡、金沙江水电到华东地区)、南部通道(云贵水电、火电到广东)三 大通道。
据国家能源局,西电东送能力 2025 年将超过 3.6 亿千瓦。
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能源传输需求旺盛太阳能: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 分布特点。
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相对较低。
与太阳能辐射资源 分布类似,我国大部分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分布在西部、北部,光伏发电量主要由西部、北 部地区贡献。
2022 年上半年,山东/河北/青海累计光伏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别达到 233.3/212.9/127.4 亿千瓦时,其中,青海光伏发电量占本省发电量比例高达 29.1%。
风电: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北部、西部地区。
内蒙古和甘肃 走廊为风能密度较大区,台湾海峡是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拥有海上风能资源 的台湾海峡和渤海湾距离我国主要负荷中心较近,具有更优的消纳条件,而三北地区的陆 上风电远离主要负荷中心,消纳压力相对更大。
2022 年上半年,内蒙古/河北/新疆累计风 电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别达到 516/310/299 亿千瓦时。
需求方:东中部仍是用电中心,跨区输送需求旺盛我国电力供需地理分布不均衡,中东部将长期保持为负荷中心。
我国能源分布整体呈“北 富南贫、西多东少”的现象,而用电负荷多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其中沿海地区为主要负荷 中心。
2021 年,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虽然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 但发电量与用电量之间差额高于 1000 亿千瓦时,高于部分省份用电量;内蒙古、云南、山 西等位于西部地区的省份则为电力净输出省份。
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布局多,2021 年中/东部地区 GDP 占全国的 21.59%/54.29%。
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中 东部地区仍将长期为我国电力负荷中心。
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电网支撑能源转型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用电量增长需有电网支撑电气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提升全社会的电气化水平将有力推动能源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减少我国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刚性需求,在能源领域实现深度脱 碳和本质安全。
中电联公布的电气化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供应低碳化、 电力服务普适化和能源利用高效化,中电联认为我国电气化发展总体处于中期中级阶段, 电气化进程持续向前推进,经济发达省份电气化水平相对较高。
用电量预计持续增长,电气化水平将提升。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及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预 计我国用电总量将持续增长,2020 年我国用电量总量为 7.5 万亿千瓦时,全球能源互联网 发展合作组织预计 2025/2030/2050 /2060 年我国用电总量将分别达到 9.2/10.7/16/17 万亿 千瓦时。
国家电网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终 端能源消费电气化;预计到 2025、2030 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30%、35% 以上。
据壳牌分析数据,2050/2060 年国内电气化率将达到 50% / 60%。
源侧与荷侧波动性增加,电网调节压力凸显源侧:新能源并网规模增加,弃风弃光压力加大。
由于我国风能、太阳能的分布情况,西 部、北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较大,而当地消纳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
电 力系统需要电源和负荷实时平衡,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较高,需要火电/储能辅助调节,当辅 助调节资源不足时,易发生弃风弃光现象。
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2021 年全国 11 省市风光利用率达到 100%,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 96.9%,同比提升 0.4 个百分点;光 伏发电利用率 98.2%,同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弃风电量 206.1 亿千瓦时,风能 发电 5667 亿千瓦时,弃光电量 67.8 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 1836.6 亿千瓦时。
随着“三地 一区”国家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项目陆续并网投产,2022 年下半年北方地区风光新增 装机比重较大,部分区域消纳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为电网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若电网未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分布 式电源的快速渗透会对电网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大量未被电网系统监控的分布式光伏可 能在电网发生扰动时集体断开以保护自己,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断开可能会引发其他紧急 情况,例如干扰系统自动修复。
2017 年 3 月 3 日,澳大利亚 Torrens 岛的 275 千伏开关场 发生故障,使南澳大利亚州的 5 台发电机发电功率下降,引起电压突然下降。
当地的电力 需求在该情况下会主动降低 400MW 需求,电力需求下降能在电网发生扰动时使电力供需 匹配,以免引发更多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约有 150MW 的分布式光伏因此次电网扰动而集 体断开,导致故障初期电力需求仅下降了 250MW,延迟了系统的恢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 并网为电网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荷侧:新型电力设备在用户侧出现,负荷侧波动亦提升。
户用分布式光伏将大规模并网,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 年上半年全国光伏装机量 30.88GW,其中户用分布式 8.91GW, 同比增长 50.76%。
大量新能源汽车将接入并网,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上半年我国新能 源车总销量 224.6 万辆,同比增长 122.60%。
越来越多的户用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 储能等可大量产生、消耗、存储电力的新兴设备将接入用户侧,负荷侧波动性亦提升。
电力体系支撑能源变革,构筑新型电力系统传统电网系统仅为电力的单向传输而设计,电网公司的主要风险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