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没有火力装备的运输机,如何自卫?运给出了漂亮的参考答案(运输机自卫武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7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27
核心提示:文章字数3576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当没有火力装备的运输机,遭遇敌方攻击威胁时,应该如何自卫呢?我国的运20给出了漂亮的参考答案。运20是我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2016年正式入列服役。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大飞机行列。运20的整体造型比普通战机更宽、更长,远看像是《逍遥游》中大鸟的“鲲鹏”,很多人也称它为“胖妞”。它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都参考了俄罗斯的伊尔7

   

文章字数3576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当没有火力装备的运输机,遭遇敌方攻击威胁时,应该如何自卫呢?我国的运20给出了漂亮的参考答案。
运20是我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2016年正式入列服役。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大飞机行列。
运20的整体造型比普通战机更宽、更长,远看像是《逍遥游》中大鸟的“鲲鹏”,很多人也称它为“胖妞”。
它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都参考了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看起来非常圆润,降低了飞行阻力,同时结合了美国C17的部分特点,采用了超临界机翼、后伸T尾和轻质复合材料,机头也做了相应的减阻设计,使其整体具备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虽然借鉴了俄罗斯的伊尔76,但它的性能要优于伊尔76,与最新型的伊尔476旗鼓相当。
在承载力上,运20略低于美国C17,但远胜于日本的C2和欧洲的A400M运输机。
在技术方面,运20具有后发优势,而且自主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 例如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机载设备和高可靠性操纵系统。
无论机体设计技术、载重技术,以及飞行控制技术方面,它都应该位于第一梯队。
除此以外,运20的飞行性能也十分出色。
它的载油量非常大,可以达到100吨以上,这不仅能让运20的续航里程达到7800公里,活动范围广,还能给多架受油机进行多次空中加油,同时也让运20可以灵活选择最优加油空域阵位,支撑空中力量的远程机动。
其次是它还可以进行多点加油,运20一共设置了三个加油点位,分别为左右翼下各有一个以及机身后部一个。
其中左右翼下加油点位可同时为2架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中线加油点位能为1架大型飞机进行空中加油。
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有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大于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低速性能佳,它可以在复杂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执行远距离的空中运输任务,还能将装甲车、坦克甚至武装直升机等武器装备迅速部署到“一线战场”。
运20的第二个优势是高度自动化的飞行控制系统,它运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电传飞控,座舱内安装了6块大屏幕,组成全玻璃化座舱,中间摆放了一块MCP飞行控制面板,可以代替飞行员完成对飞机的所有控制,例如自动控制油门、自动设置航线、引导降落等。
只需要几个开关,就能设定飞机的自动驾驶,显著减少了飞行员的负担。
这块飞行控制面板的设计与民航客机相似,这是考虑到运20经常飞往海外执行人道主义救援或者物资运输之类的非军事任务,有时候需要借助民航航线长时间飞行。
不过,运20的飞控系统比民航客机要更加先进和复杂。
它机身四周都安装了红外传感器,直接连通飞控系统,这不仅能让飞行员在夜间获得清晰的视觉图像,还能帮助飞行员自动设定航线,完成夜间低空飞行。
在实战中,飞行员可以借助这一功能完成低空突防、躲避雷达探测和夜间投放空降兵的任务。
运20的第三个优势是拥有巨大的内部空间,这也是作为一款运输机必备的性能。
有公开资料显示,运20的货舱地板宽度超过4.5米,装运主战坦克和导弹发射车都不在话下。
它一次可以携带几十吨燃油、地勤保障车和人员物资,再加上几架歼16和歼10C战斗机,就能组成机动小分队,部署在野战机场,可以在战时避免被“一锅端”。
其内部还配备了厕所、休息室、小厨房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如遇长途飞行,机组人员可以在机上休息,以减轻疲劳。
而且它还自带地勤保障设备,即使在野战机场,也能正常起降,完成维护。
不仅如此,运20还同时具备了空运和空中加油的能力,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配置相应的功能模块,非常方便,实现了一机多用,综合效益奇高。
作为一款优秀的运输机,不仅要装得多飞得远还要机动性好,运20都做到了。
它保持了运20平台原有的俯仰与横侧机动能力,在机动状态下,释放的加油软管依旧能保持状态稳定,即使在转弯时仍然能向受油机进行加油作业。
未来,运20将会与运8、运7形成合理搭配,进一步完善国产军用运输机体系,届时我国空军的远程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在运20出现以前,我国的大型军事运输机一直依赖进口,而且可选择的产品种类极其有限,例如目前在役的20架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
它是我国为了满足远程空运的需要,特意从俄罗斯购买的,主要用于部队、装备的调动以及救灾物资的紧急输送。
伊尔76是苏联伊留申航空集团在20世纪七十年代研制的一款一型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款重型运输机,有超过38个国家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
20世纪六十年代末,苏联主要的运输机是安12,但它的航程和载重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时的军事需要,于是苏联就想研发一款近似于美国C141的新式军用运输机,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
它的机身是全金属的半硬壳结构,截面呈圆形,机头呈尖锥形。
机头最前部是装有大量观察窗的领航舱,下方是圆形的雷达天线罩。
机舱后部安装了两扇蚌式大型舱门,向下开的中间壁板可作为货桥,货舱内部设置了大型伸缩装卸跳板,机内装有绞车、舱顶吊车、导轨等必备的装卸设备,方便装卸物品。
伊尔76采用全金属多梁破损安全结构悬臂式上单翼,可以节约机舱空间。
它的机翼包含了一段中央翼板,两段内翼壁板,两段外翼壁板。
在动力设计方面,伊尔76搭载了4台D301M的涡扇发动机,每台都装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分别吊装在两侧内翼之下,这使得它最大航程超过了50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90吨,最大载重48吨。
在它的内翼和外翼前后梁之间装有整体油箱,总燃油量81830升。
为了提高伊尔76的环境适应能力,苏联伊留申航空集团给它搭配了低压起落架系统和前后襟翼,使得它在起降的低速飞行阶段获得更大升力。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伊尔76的货舱宽度和载重量都有限,导致苏联的主战坦克必须拆除侧裙板才能进入货舱内,非常不方便,这对运输机而言也是一个致命伤。
不过,这些缺点在伊尔76的改进型上得到了完善。
伊尔76作为一款军民两用的大型运输机,武器装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军用机型的机尾装有炮塔和T型悬臂式全金属尾翼,方向舵和每侧的升降舵上都有调整片,可以对平尾的安装角进行调节,它的机翼下方有4个外挂点,每个可挂载500千克的炸弹、照明弹和标志弹。
最特别的是,伊尔76还能改装成飞行医院,可以就地对伤兵进行医治。
机头的雷达罩自带大型气象和地面图形雷达,方便观察地形和天气。
机上还装有全天候昼夜起飞着陆设备,内含自动飞行操纵系统计算机和自动着陆系统计算机,提高了它的机动性能。
此外,伊尔76还能进行电子对抗战,它内部安装了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红外诱饵发射装置、外挂电子对抗吊舱等多种电子设备。
它的多种改进型上携带了2门使用雷达瞄准的23毫米自卫火炮,连民用机型都装备了这一火炮系统,苏联希望如果在战时军用机型不够的情况下,民用机型也能迅速补充,投入战场。
但是像伊尔76这样自带火炮系统的运输机并不多,像我国的运20就没有,那如果遇到武力威胁时,它们要怎么保护自己呢?就在最近,运20的飞行员周涵在央视的采访中提到,他某次驾驶运20出国执行公务时,遇到了一架外国军机突然抵近,对运20进行侦察,同时海军的雷达也对运20进行雷达照射。
这个举动意味着运20已被某个武器装备瞄准,下一秒很有可能就被攻击。
面对“手无寸铁”的运20,外国军机的这一行为可谓是非常不专业,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不过,周涵完全不惧怕对方,继续执行任务前往预定目的地。
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底气,一方面是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其他国家最多就是挑衅不敢真正动手;另一方面则是运20本身就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有人猜测,此次行动指的是飞往塞尔维亚运送常规武器装备,而在执行该任务之前,运20就做好了防干扰的准备了。
通过起飞前的照片,可以看到运20的起落架附近装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干扰弹,在遭遇敌军的空中或地面攻击时,它可以发射干扰弹来迷惑对方的导弹,从而避开火力攻击。
在战场上,没有攻击能力又运载有武器装备和人员的运输机,是敌方的重点关注对象,被打击的可能性极高,所以现代运输机一般都加装了各类防护系统来进行自卫,比如警告系统、电子对抗装置、干扰弹和红外对抗系统等,这些都能对来袭的导弹进行探测、跟踪、干扰和规避,保障机上物资及人员的安全。
然而,运输机也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火力系统的。
早期的运输机上就安装了机炮来抵御敌方炮弹,但随着导弹的快速发展,运输机上装载的机炮就失去了作用。
所以现代运输机都是通过各种先进设备提前发现导弹,然后通过电子干扰系统释放干扰弹,使运输机躲过导弹攻击。
对运输机而言,内部空间大运载能力强始终是第一重要的性能,如果装载了火力系统势必就会侵占部分机舱空间,降低运载量。
同时这次事件也足以说明,在非高风险地区运输机上的干扰设备是可以够用的。
总而言之,运20是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的“争气机”,它和客机C919都是国产大飞机的代表,标志着我国的大飞机设计制造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