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于黑夜如果我们不能领导可再生能源革命,美国也会在和中国的长期战略中落败,而现在我们已经落后了。
布林肯在马里兰州发表了关于气候问题的首次演讲时这么说到。
继拜登要在基建领域追赶中国的演讲后,又公开宣布在新能源领域落后于中国,宣称要夺回美国主导地位,在其中投入更多的资源追赶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
就在前两天美国高官克里和中国达成了气候领域的合作,而且马上就是美国领导举办的全球气候峰会,邀请的4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布林肯挑选这个时间点进行演讲值得注意,他强调气候会是美国未来的外交核心,是国内政策的关键,关系到美国诸多事宜,必须加以重视。
实际上他的发言中处处透露着地缘政治企图,比如称气候问题会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中俄两国利用越来越短的北极冰冻期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未来可能会直接通过北冰洋威胁美国本土,以此来刺激听众重视气候问题。
同时试图进行施压,警告这些气候不作为国家会受到美国挑战,美国的行为将会是世界“遵循的典范”。
之后的演讲就提到了中国,这里布林肯显得有些焦虑,称中国是新能源产业最大的出口国和生产国,掌握着该领域近三分之一的专利权。
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基础设施,同时作为基建最优秀国家和世界最大清洁能源市场,中国的成果可圈可点,去年增加的基建在风能领域增加7200万千瓦,太阳能领域增加4900万千瓦,美国去年涨幅增加80%,但仅为2900万千瓦,可以说是被中国远远甩在后面。
当然布林肯不会帮中国说好话,实际演讲时也一直在阴阳怪气,试图通过人权问题诟病中国基建,称要看它是否绿色,可持续,以透明的方式进行,要尊重各种人的权利,言下之意就是中国以人权利益为代价换取发展,美国就不会这样,即使他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算是为美国衰落挽尊吧。
虽然布林肯一直在吹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但美国的实际状况还是很令人担心的。
大力发展新能源,就一定会挤占传统能源领域的市场,分走一大块蛋糕,这是资本家绝对不允许的。
拜登此前签署的几项法案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抗议,发展计划阻力相当大。
新能源产业可以带来大量就业岗位,但同时也会造成化石燃料行业大量失业,短时间内美国的竞争力还会下降,经济发展也要受到阻碍,这些是能源转型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
特朗普任期退出巴黎协定,虽说很不光彩,却符合美国利益诉求。
况且美元锚定的就是石油,减少这方面竞争力,就是放弃美元霸权,拜登政府希望在新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无异于自掘坟墓。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是为了通过气候问题遏制中国。
碳排放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限制碳排放就是限制发展上限。
拜登号召展开全球气候峰会邀请中俄,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领导地位,谋求气候领域的话语权,这也是他上任后迅速回归巴黎协定的原因。
要说美国会有什么责任感或是追求环保?那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会对日本排放核废水无动于衷,还表示感谢。
美国需要理念上的改革,我们在谈论发展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说目标和行动措施,而不是和其他国家比较优劣,中国没空等你,先落实了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