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美丽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的美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6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150
核心提示:作者:黄皮人||责编:一默单击上方 ▶ 即刻欣赏阿秋朗读  从欧洲的版图上看,瑞士被紧紧挤压在诸多国家中间,宛如众星捧月。继续朝下看,阿尔卑斯山横亘于意大利、法国、德国等6个国家之间。然而,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却将最壮观的一段山脉留在了瑞士境内。  早有耳闻,多年企盼,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这是一场大雪之后,瑞士全境都覆盖在白雪皑皑之中,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岚烟,远山近野,山水纵横、阡陌交错,仿佛色调淡淡的山水素描。漫山遍野的山林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翠绿,造型迥异、色彩明快的农家院落点缀其间,

   

作者:黄皮人||责编:一默单击上方 ▶ 即刻欣赏阿秋朗读  从欧洲的版图上看,瑞士被紧紧挤压在诸多国家中间,宛如众星捧月。
继续朝下看,阿尔卑斯山横亘于意大利、法国、德国等6个国家之间。
然而,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却将最壮观的一段山脉留在了瑞士境内。
  早有耳闻,多年企盼,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瑞士的阿尔卑斯山。
这是一场大雪之后,瑞士全境都覆盖在白雪皑皑之中,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岚烟,远山近野,山水纵横、阡陌交错,仿佛色调淡淡的山水素描。
漫山遍野的山林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翠绿,造型迥异、色彩明快的农家院落点缀其间,又仿佛着笔浓郁的水墨丹青。
好美!瑞士,这是诸多游客共同发出的赞叹。
  阿尔卑斯山,欧洲最高、最大的山脉,最高峰海拔4810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3200米以上为终年积雪。
瑞士国土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尔卑斯山占居60%,乘车进入瑞士境内,几乎一路环山而行。
这使我想到了在国内西藏旅游,但它确实比西藏的风景更丰满,因为又兼具江南风光的特色。
  尽管是严冬时节,沿途的河流、湖泊水碧草丰,映衬着天空、云彩、大山和树林。
大多数房屋依山势而建,或三两幢、或结群成片;偶尔还有风车、风力发电装置,极富异国情调。
由下朝上望去,山脉的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依次为平坦的草场、大片的森林、高山的草甸,以及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抵达旅游景点,原以为游玩阿尔卑斯山须徒步攀登,从国内带来的旅游鞋一直压箱底,今天终于要派上用场。
那料到洋人就是会享受,从山脚到山顶,根本无须攀爬,有缆车运送。
第一站,由山脚乘坐4人小缆车到半山腰,此处设有小型观景平台,游人既可观景又可继续换乘缆车。
第二站,由半山腰乘坐30人的大缆车,直达山顶。
  乘坐缆车虽然时间很长,但能够更加直观地欣赏由山下至山上的风景,甚至还有几分惊喜。
能够俯瞰参天的林海披着白雪的壮景、山里人家居住的美丽院落、飞速滑行的滑雪爱好者,以及岩石嶙峋的山峰、褶皱层叠的山体、银装素裹的冰川。
最神奇的莫过于天气的变化,山下的天气一直是阴沉的,甚至还有时浓时淡的白雾,偶尔飘落的零星雪花。
然而,过了半山腰,穿过云层带,立马云消雾散,天空晴朗,那鲜红的阳光甚至还眩目刺眼。
  山顶上构建了两个偌大的观景平台,一个在山前,一个在山后。
还有一条围绕山体打通的洞穴,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看周边的风景。
但是,风特别大,又硬又冷,打在脸上麻痛痛的;手放在照相机上冰刺刺的。
但是,当你看到眼前的景观时,全然顾不了这些,只有窒息般的惊讶!  不知其它的游客感觉如何?反正我粗略地一看,眼前为之一亮,这里的蓝天、白云、艳阳、雪原、高山,是一种夸张的、全新的颜色。
而且,还带有鲜亮的光彩,是那种难以言状的、夺人心魄的自然光。
我观察到,几乎所有的游人赞叹道:好美!因为美得实在无法让人找出恰当的词语,只有脱口而出的这两个字。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迄今为止观看山景最为绝美的一次。
俯看山下的风景,先说说山前,也就是阳面。
云,是白色的,白得晶莹、透亮,比牛奶的颜色还鲜艳。
它们不是一朵一朵零敲碎打的,而是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的,或像海洋一样翻滚,或像高山一般耸立。
白色的云海与浅黄色的山峰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简直分不出哪是山哪是云。
太阳的光直射在云上,形成一层层巨大的氤氲,云蒸霞蔚、千姿百态。
也许,白雾在飘逸时反射了太阳的光芒,有的云层、山体像镀了一道金色的花边,美极了!  再来看看山后,也就是阴面。
这里似乎少了光与雾的喧嚣,显得平静多了。
朝近看,能够一眼见到山底,只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黑色;白色是雪原,黑色是林海。
朝远看,白云飘浮在山间,缓缓的、静静的,没有阳面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再往远看,就是湛蓝的天空,蓝得鲜亮,没有一丁点儿杂质。
这里,呈现的是一种静态美,深沉,透彻,能让游人在平静中领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山洞是人工开凿的,弯弯曲曲通往峰顶,由于大雪封山,出于安全缘故,通道关闭。
洞内每隔一定距离开有天窗,用于采光,也便于游人观赏,有点类似于国内郭亮村的挂壁公路。
我们无意中发现山洞的顶上形成了许多冰挂,一个个晶莹剔透,形象逼真。
就像人为种植的一样,有的像萝卜、有的像人参,真是一处有灵性的地方。
  不知什么原故,这里的乌鸦能够与人和谐相处。
我们在平台上游玩时,几只乌鸦飞过来,停在了脚边,紧紧地盯着我们。
它们的羽毛黑得发亮,我们凑近拍照时,它们也不害怕。
估计雪天缺少食物,跑过来要吃的。
  山下有一处广场,至少有五个足球场大,绿草茵茵,是滑翔伞着落的地方。
但站在山上朝下看,广场还没有手掌大,一块黑点,看不到上面的人。
只见一个个游客在教练的带领下,从阿尔卑斯山山顶一跃而起,腾空飞翔。
滑翔伞载着两个人,从几千米的高度缓缓下降,在飞翔的过程中忽左忽右的飘荡,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我们看到游客全都安然无恙地着落在草坪上。
这绝对是勇敢者的运动,有恐高症者、胆怯者,是享受不到这个乐趣的。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阿尔卑斯山,你的美艳我将终生难忘!潘汉成,笔名黄皮人,武汉市黄陂区人,北京市公安局退休人员。
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
尤其是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
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摄影:潘汉成 & 裁剪:刘宏斌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