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早在80年代就踏上了光伏发电的艰难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我国光伏发电走过了“双反”,走过了“光伏寒冬”,走出了“行业阵痛期”,走出了“两头在外”的困境,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87.41GW,再创历史新高,并且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装机量已达到392.61GW,已经超越风电成为国内第三大电源,并且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
那么光伏发电的除了更清洁,还有哪些优势呢?价格更便宜目前 ,部分光伏、风电项目已实现平价上网。
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公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简称《通知》)指出,结合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报送信息,2020年风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为1139.67万千瓦、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为3305.06万千瓦。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甚至已经出现低于0.15元的上网电价,而这一价格明显低于第一大电源的火电。
可见,光伏已经逐步具备与传统火电竞争的实力。
有利于经济发展光伏能源的普及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态势将是积极向上的。
首先是产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光伏产业投资将逐渐向分布式项目转移,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其次是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上游硅料生产和中游组件生产环节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提速,下游电站投资运营环节将有一批资产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光伏产业将逐步形成一批资产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较强、具备区域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再者是跨行业融合将进一步推进。
我国光伏产业将基于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实现与扶贫、农业、气候环境等产业的多产融合,并优先发展本区域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取得率先突破的细分产业。
最后是创新驱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互联网+光伏”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光伏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并催生一大批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