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奕枫2021年9月,央视新闻报道了一位名叫张笑笑的“留虾女孩”。
年仅8岁的张笑笑在学校吃午饭时,唯独留下了盘子里的虾,那句“留给俺妈”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此前,登上热搜的“80后”白发校长张鹏程就任教于笑笑所在的学校,河南周口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里的180多个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他们的后续: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物资涌入了二郎庙小学,午餐更加丰富了,每周都有虾、鸡腿、排骨、牛肉等;孩子们没有上过专门的体育、音乐和美术课程,张鹏程曾心心念念“要是能有艺术和体育老师来就好了”,目前三位支教老师担起了孩子们的音乐和体育教学。
留守儿童,说到底是个社会问题。
往往越是落后的农村,年轻劳动力越是需要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是庞大,乡村教育的发展动力也就越不足。
近些年,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下,留守儿童的饮食营养与基础教育已得到满足。
当下,留守儿童的美育和心理建设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
由于隔代养育、父母缺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亲情关怀普遍不足,他们很容易对自我价值形成消极的认知;加之村庄空心化和乡村教育上移,留守儿童的生活圈子缺乏活力,课余生活十分单调。
据统计,三成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参与过网络充值,主要用于游戏和打赏,手机成为了他们排解对父母思念与内心苦闷的主要途径。
也因此,美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够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树立自尊自信,进而建设自身的心理力量,确立远大理想。
加强农村学校美育建设的呼声已久,但受制于师资力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