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小区内电动车充电桩安全吗(小区电动车充电桩怎么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127
核心提示:记者 | 唐俊编辑 | 殷宴说起充电桩,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新能源汽车。但如果从保有量来看,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且还有很多需求没有满足。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即常说的电瓶车)保有量在3亿辆以上,每年新增四五千万辆。特别是在疫情后,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暴涨,其中仅雅迪和爱玛两家企业2021年销售量就超过2000万辆。每一辆电动自行车背后,就是一个充电需求。在乡镇地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往往可以在自己家中完成,但在城市中的小区内,充电却不那么容易。每次1元,但收入稳定老旧住宅往往没有非机动车停车

   

记者 | 唐俊编辑 | 殷宴说起充电桩,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新能源汽车。
但如果从保有量来看,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且还有很多需求没有满足。
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即常说的电瓶车)保有量在3亿辆以上,每年新增四五千万辆。
特别是在疫情后,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暴涨,其中仅雅迪和爱玛两家企业2021年销售量就超过2000万辆。
每一辆电动自行车背后,就是一个充电需求。
在乡镇地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往往可以在自己家中完成,但在城市中的小区内,充电却不那么容易。
每次1元,但收入稳定老旧住宅往往没有非机动车停车库,更谈不上充电设施;而新建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库,开发商一般不会配套建设充电设施。
由此在城市小区中,一些低楼层住户选择“飞线”(将插线板从窗户吊在地面),高楼层住户就只能在单位或者其他地方充电。
此前也有一些人将电瓶车推进电梯带回家充电,或者将电池取出带回家充电,不过在发生多起电池自燃事件后,绝大部分小区已经禁止这类行为,公众也意识到其危险性。
2018年前后,开始有企业和资本涉足这一领域,为小区加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为了保证充电安全,政府部门也在推动规范化的充电设施落地。
上海玖电科技从2018年开始从事电动自行车充电业务,其运营负责人赵永林对界面新闻表示,其实这个行业门槛不高,只需要一个充电插板加上简单的芯片控制,就可以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充电设施铺设完成后,后期基本不需要太多维护成本。
目前上海玖电科技在全国20个城市设有约10万个充电口,在许多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运营人员,只需与当地的电工合作,普通的电工经过培训就可以胜任维修工作。
如果出现问题,远程查看并指导其完成修理即可。
赵永林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行业各公司仍处在抢占市场的阶段,比较普遍的操作是免费提供设备,后期通过充电收费收回成本。
一般而言,一台有两个充电口的设备成本在100多元,加上安装和人工,总成本大概300元。
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标准一般1元钱充电4至5小时,如果一台设备一天产生一次充电行为,除去电费成本,一到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充电企业与物业的合同期限一般是5年,这意味着后续3年的收入将成为利润。
“这些设备都可以购买,成本也不高,投入几万块钱在自己小区就可以做。
”赵永林表示,这个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复用率极高,除非设备很难用,否则几乎不会有用户流失。
这是刚性需求,不用担心转化率的问题,所以后期收入很稳定。
市场缺口大,难以产生头部企业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最近几年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发展迅速。
北京是铺设最快的城市之一,在2022年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超36万个,已基本实现全市居住区全覆盖。
而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3亿辆以上,每年新增四五千万辆,更多的城市仍存在较大充电缺口。
赵永林分析认为,总体而言,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目前可能只满足了1/10。
从地域分布来看,南方地区的充电设施多于北方,大城市多于小城市。
由于北方冬季低温冰雪,骑行者很少,充电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
另外,小城市人群的安全意识和花钱充电意识相对较弱,且充电替代方案较多,因此充电设施覆盖率小于大城市。
低门槛、低成本、低定价,这些特点使得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看上去是一个小生意,也使得市场主体数量极大。
目前行业内没有大型头部公司,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本土企业。
据赵永林估计,仅在上海地区,就有一两千家电动自行车充电相关企业。
“大资本如何取高效发挥作用,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好的案例。
这个行业太下沉了,它不像共享单车砸钱就能出规模,细枝末节的东西太多了。
”最难的是获取信息——知道哪个小区有此需求。
所以传统的地推效果并不好,一般是与当地做弱电和门禁的个体进行合作,他们与各个小区有业务往来,由此获取信息资源。
事实上,大资本已关注到了该领域,猛犸充电曾获得蚂蚁集团的投资,顺丰也曾布局该领域,不过后来都未成气候。
界面新闻了解到,目前雅迪也在布局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这与其主营业务吻合,不过能否形成规模仍有待观察。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