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路博物馆即将正式对外开放跟着记者脚步打卡这个“新晋网红地”感受一次铁路的时光之旅广州铁路博物馆分两个展馆和一个露天展区一号馆由五个展厅组成今天带大家沉浸式感受第一展厅——艰辛历程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点滴史料回溯铁路根源透过件件文物见证铁路成长1滚滚车轮开启铁路历史序幕“各位来宾,迎面而来的,是KF1型蒸汽机车模型。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我们踏入第一展厅,目光聚集在一辆蒸汽机车模型上。
这辆蒸汽机车的原型是粤汉线上的第一代机车,于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粤汉铁路株韶段定制。
当时共生产了24台,现存世仅2台。
远观这辆蒸汽机车栩栩如生,车身如笔直的一字,车轮如圆形的零字,零一相生,带人们回到铁路从无到有的开端年代。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利用轨道和人力来运输物品。
第一次西方工业革命期间,被后世誉为“铁路机车之父”的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通车,标志着铁路运输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然而,铁路进入中国却是充满波折。
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蓬勃进行,清政府却闭国自守。
以英商为代表的西方商人提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被拒后,转而介绍火车和铁路技术知识。
爱国志士林则徐、魏源、徐继畲、洪仁玕等人,在其著作中也介绍了铁路及火轮车。
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自资修建了一段展览性铁路。
清政府以“见者诧骇,谣诼纷起”为由勒令拆除。
1876年,英商擅自修筑吴淞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次年被清政府以数十万两白银赎回后拆除。
1881年,在洋务派主持下,开平矿务局采用“官督商办”方式,集资修建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第一条采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的铁路,正式揭开了中国自办铁路的序幕。
可是,清政府以机车行驶会震及皇陵为由,只允许用骡马曳引车辆,次年才改用机车牵引。
蒙昧与狭隘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随着芦汉铁路(即京汉铁路)的成功通车,人民大众逐渐体会到铁路便捷,连接华中与华南的粤汉铁路成为时代必需。
2青苔石碑诉说南粤铁路故事“这块碑是粤汉铁路史上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碑,它见证了粤汉铁路的历史。
”随着讲解员的指引,我们来到展厅中央,伫立的两块石碑格外显眼,它们是粤汉铁路的界碑,分别在广东韶关和湖南郴州境内采集,刻有“粤汉铁路”字样。
其中一块滋生着青苔,仿佛在告知人们南粤铁路历经百年依旧朝气盎然。
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四品京堂候补盛宣怀联名上书清政府,议筑粤汉铁路,拉开了南粤铁路历史序幕。
粤汉铁路南起广州黄沙(即今广州铁路博物馆所在地),北至武昌徐家棚,全长1095.6公里,1901年12月动工先修广佛支线,1936年9月全线通车。
随着粤汉铁路的议筑,铁路建设在南粤大地轰轰烈烈展开。
广三、广九、新宁、潮汕铁路应运而生,构成了中国南方铁路脉络的雏形。
广三铁路,全长48.86公里,于1903年11月全线通车,其中广州石围塘至佛山16.5公里为双线,是中国第一条复线铁路。
作为当年通向粤西、粤北主要通道,广三铁路线路虽短,但通车后平均日运送旅客突破万人,占广东铁路客运人数一半以上,成为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潮汕铁路,连接潮州与汕头,全长39公里,于1906年11月竣工。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商办铁路,潮汕铁路是中外合股投资的城际交通客货两用铁路,也是在近代中国陷于内忧外患之时,海外华侨实业家在“实业救国”浪潮下回国兴办企业的成果结晶。
新宁铁路,又名宁阳铁路,位于广东新宁县(1944年改台山县)和新会县境内,正线长133公里,于1913年8月干线竣工通车。
1920年白沙支线竣工通车。
作为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开风气之先,本着“不借洋款、不招洋股、不用洋工”的“三不”原则,由国人独力完成铁路的筹备、设计、修建、经营及管理,成为民国时期江门五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助力。
广九铁路,北段自广州大沙头至深圳,南段自深圳至九龙,两段共长178.55公里。
1907年8月,广九铁路南北两段同时开工。
1910年10月1日香港段建成通车;1911年10月8日,广州至深圳段建成通车。
10月28日,广九铁路华英两段在罗湖桥接轨。
作为最早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铁路,广九铁路被誉为粤港“亲情线”,它架设了香港与中国内地人员往来的便捷通道,实现了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成为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经济互动、密切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3镇馆之宝引你见证觉醒时代穿越南粤铁路,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新展区,一枚银制徽章在展柜里熠熠生辉。
“这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飞轮。
”讲解员向大家隆重介绍,“大家看,一个机车动轮两侧插上飞翼,象征我们铁路的飞速发展及恢弘气势。
”据了解,“飞轮”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拥有“四个最”:中国铁路使用最早的路徽、中国铁路设计最精的路徽、中国铁路选材最好的路徽、中国铁路存世最少的路徽。
“飞轮”于1919年设计制作,它诞生的年代正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革新之年。
自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来,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推动革命前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教育、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1921年8月,从上海回来的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何叔衡经常到长沙站、新河站进行革命活动,在工人中发展共产党员。
1922年8月1日,中共粤汉铁路新河站党支部成立,这是中国铁路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之一,也是广铁史上第一个党支部。
到1925年,粤汉、株萍及广东各条铁路人数已达11070人,成为一支强大的有影响的劳动大军。
20世纪上半叶,粤汉、株萍、广九、广三等铁路工人多次举行罢工和参加革命活动,著名的有广州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粤汉铁路长武段工人大罢工、衡阳铁路工人大罢工、衡阳保卫战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铁路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重大,历来为中外共瞩。
战时铁路更是成为关键资源。
抗战初期,各国输华物资主要由香港经广九、粤汉铁路输入。
1938年10月,粤汉铁路被日军阻断,湘桂铁路成为连接西南大后方与抗日前线的重要运输通道。
探铁路历史、观广铁发展、得铁路精神。
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
“艰辛历程”展厅就像一个巨大的时光机,将我们带回铁路的旧时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历史厚重,真切体会到铁路先驱们的艰辛不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历经“艰辛历程”的广铁也必将迎来“新生之路”。
广州铁路博物馆温馨提示广大游客:本馆实行预约参观。
参观的个人或团体观众可登录“广州铁路”微信公众号或“广铁U彩”微信小程序,进入预约界面办理预约。
其中,10人以上团体至少提前24小时预约。
团体预约热线:020-61251100。
当日预约人数未超员时,个人观众可在游客服务中心凭身份证原件现场办理预约参观。
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热线:020-61353886(路电53886)。
本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16:00后停止进馆)。
每周一进行闭馆,谢绝参观。
预约参观请扫码:1.广州铁路微信公众号2.广铁U彩微信小程序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文字:记者 郭鑫图片:记者 谭亮编辑:胡琪审核:赵灯 戴舒婷监制:陈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