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这样干!风电光伏增长超3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435
核心提示:岁末年初之际,新能源发展频频传来利好,不断给市场吃下可以放心干的定心丸。作为“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2023年的新能源怎么干,干多少,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给出了答案,并给2023年的新能源工作敲黑板,划重点,敲定了2023年风电、光伏发展下限。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重点工作成果,并部署了2023年重点任务。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公开了2023年能源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包括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岁末年初之际,新能源发展频频传来利好,不断给市场吃下可以放心干的定心丸。
作为“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2023年的新能源怎么干,干多少,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给出了答案,并给2023年的新能源工作敲黑板,划重点,敲定了2023年风电、光伏发展下限。
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总结了2022年重点工作成果,并部署了2023年重点任务。
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公开了2023年能源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包括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能源监管以及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同时,国家能源局设立目标,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430GW)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490GW)左右。
两者累计装机达9.2亿千瓦(920GW),其中新增装机将达1.6亿千瓦(160GW),同比增长超33%。
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
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2023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23亿千瓦(423GW)。
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绘制了今年能源系统重点任务的“施工图”,相关重点工作的要点及解读如下:一.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1.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煤炭规划,积极推进智能化煤矿核准建设,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全面增强煤炭安全增产保供的能力和韧性;2.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进一步提升跨省跨区电网错峰支援和余缺互济能力;3.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推动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特高压、陇东—山东、宁夏—湖南等工程建设;4.推动油气增产增供保持“五油三气”重点盆地及海域稳产上产,加快非常规油气快速上产,推进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重大管道工程和油气储备能力建设,预计2023年原油产量达到2.05亿吨、天然气增产60亿立方米以上;5.加快油气管网和储备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解读:保障供应安全是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2020年底至今我国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大面积缺电现象(2020年冷冬、2021 年煤电现金流亏损、2022 年极端天气)。
在能源保供方面,2023 年能源工作会议着重强调煤炭产能和跨省跨区通道建设,有利于缓解煤炭供应短缺问题,同时明确加快6条特高压通道建设,为新能源大基地、全国性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基础。
二.着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1.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2.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2023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23亿千瓦;3.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2023年新增核电装机289万千瓦,在运规模达到5846万千瓦;4.加强民生用能工程建设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抓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解读: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国内风光大基地建设正在提速。
2022年,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9705万千瓦已全部开工,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推进,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预计1.2亿千瓦以上。
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风光累计发电装机容量为6.4亿千瓦。
由此计算,2022年全国风光累计装机量将达7.6亿千瓦以上,同比增速达18.75%。
对于风电光伏,2023 年开发速度将大幅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2 年11 月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51 亿千瓦,同比增长15.1%;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72 亿千瓦,同比增长29.4%。
受疫情和光伏组件价格高企影响,2022 年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均低于预期,两者2022 年11 月底数据较2023 年目标分别相差约80GW 和120GW,考虑到一般年底(2022 年12 月)会有一轮抢装,2023 年实际新增装机较上述规模略小,但是与2022 年新增规模相比增速显著。
水电方面,此次会议着重强调的是“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2023 年有望全面启动。
三.着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1.加强补短板锻长板重点推进燃气轮机、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能源领域5G推广应用,促进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加强试点示范应用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价推广,适时发布第三批清单;3.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4.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解读: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新是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方面要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针对能源领域“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大攻关力度,逐步化解能源技术装备领域存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要把握能源技术革命趋势,加快推动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创新,锻造长板技术新优势。
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则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能源安全。
5月13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布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工作进展,75个技术装备(项目)入选。
8月30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布了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定和评价办法,为未来评定和评价制定了规范。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1.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研究制订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明确各类市场功能定位,确保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2.加强能源法治建设加快《能源法》立法进程,推动《核电管理条例》立法,做好 《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石油储备条例》制修订工作。
解读:能源转型离不开制度改革支持,需要调动全产业链积极性,给予参与者合理回报。
当前我国电价体系与转型战略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不兼容,集中体现在煤电燃料成本传导、绿电调峰储能传导、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碳排放成本传导以及地方保护与央地矛盾。
2022年,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已拉开帷幕,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此次2023 年能源工作会议着重提出机制改革,方向包括全国性电力市场(有助于解决央地矛盾)、“明确各类市场功能定位,确保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有助于更进一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能源法》立法进程,做好 《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制度修订工作”(更加上位、系统性的改革路线图)等, 2023 年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值得期待。
五.着力加强能源监管1.加强电力市场监管规范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规则制修订程序,加强电网垄断环节监管,巩固提升“获得电力”成效;2.加强能源行业监管抓好煤电上网价格上浮政策落实情况监管,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核查,加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3.加强电力安全监管实施水电站大坝、海上风电、电力二次系统等专项监管;4.加强行政执法发挥12398能源监管热线作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解读:会议提出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核查,预计长期悬而未决的绿电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受补贴拖欠问题困扰严重的相关绿电发电企业将会受益。
六.着力加强能源国际合作1.积极推进能源安全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大宗能源商品合作伙伴关系;2.深入推进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纵深推进氢能、储能、风电、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对欧合作;3.构建更高质量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统筹做好大国能源合作,建设运营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能源领域重要多边机制合作。
解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把油气资源“引进来”,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油气资源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走出去”,发挥我国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优势,促进各类新能源协同走向国际,才能持续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