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伏产业来说,2022年的关键词一定是“内卷”。
这一年中,产业链上游源头硅料价格疯涨,导致中游电池片和组件厂商利润受损,甚至引起组件龙头企业的联合抗议。
2022年以来,虽然硅料和硅片价格均出现回调,中游产商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但整个产业链依然陷于“博弈”之中。
下游发电站给出的招标价格就那么多,而这些利润会被整个产业链的企业所瓜分,因此光伏的“内卷”恐将继续延续。
在行业内卷的同时,光伏的市场渗透率也随之增加。
随着“双碳”推进,全国乡村户用光伏可用屋顶将达到5000万个,乡村户用光伏市场总容量可达1000GW,这意味着3万亿的市场空间。
光伏+乡村振兴2.0模式,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光伏发电板就搭在我家屋顶上,靠着太阳的光就能发电,绿色环保不说,发电赚的钱又给我们多带来份收入,每天看着这一片片闪亮亮的屋顶,我的心里也亮堂堂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的生活‘阳光灿烂’。
”村民张大娘,望着她家“闪光”屋顶,眼里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介绍,南台子乡联村光伏电站项目位于官村沟村,占地163亩,总投资约2300万元,设计运营期25年,年均收益317万元,收益率13.78%。
2019年9月开工至今已累计发电929万千瓦时,项目覆盖南台子乡的9个村,惠及581户、1281人。
这种光伏+乡村振兴2.0模式,利用市场化手段代替过去简单的行政补贴,村民获得持续性收益同时,企业也能获取合理利润,商业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
整县推进模式加速了光伏的市场渗透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8.7%,规模已刷新历年同期光伏新增装机量的历史纪录,累计装机容量达到约3.6亿千瓦。
与此同时,分布式光伏再次实现对集中式电站的赶超,特别是“整县推进”模式已经成为2022年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增长动力。
截至今年9月底,“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已完成备案约9000万千瓦,并网规模达到约3000万千瓦。
今年前三季度公开招标的分布式光伏项目EPC中,“整县推进”项目已超半数。
装机在增长,光伏发电的利用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国家能源局统计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量3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2%;利用小时数968小时,同比增加49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1237小时),华北地区(1056小时),其中利用率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1316小时)、吉林(1263小时)。
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2023年光伏能走进千家万户吗目前,户用光伏还只是零星分布于乡村,但随着政策落地和正泰安能这样的厂商不断推动,户用光伏必然会成为农村最主要的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