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7月2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对上半年的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回顾,并对全年电力需求形势进行了预测。
中电联指出,由于电煤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上半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9%中电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5.0%和0.8%。
中电联在报告中表示,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落,主要因4月和5月部分地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6月,随着疫情的明显缓解,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叠加多地高温天气因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取得积极成效。
分产业来看,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2.7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用电量69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在电力生产方面,上半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4.4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
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发电量增速以及结构变化等情况来看,电力行业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中电联预计,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带动下,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将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8亿千瓦左右。
预计到2022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3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上升到50%,将首次达到总发电装机规模的一半。
电煤企业仍大面积亏损受困于电煤的价格仍处于高位,上半年煤电企业依旧大面积亏损。
中电联指出,今年以来,煤电企业采购的电煤综合价持续高于基准价上限,大型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同比上涨34.5%,大体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2000亿元左右。
电煤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涨幅远高于煤电企业售电价格涨幅,导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
中电联表示,要保障用电高峰期电力供需平衡,建议增效挖潜保障夏季电力可靠供应、充分发挥跨省跨区通道的作用,扎实做好需求侧管理及有序用电工作。
在确保电力燃料稳定供应方面,中电联建议持续增加煤炭供应总量,确保电煤中长协实现全覆盖,控制电煤价格在合理区间,还要加大产运需各环节的顺畅衔接。
为了支持推动发电企业高质量转型,中电联建议从上网电价、财政金融以及碳市场等方面对煤电企业进行支撑,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企业有序转型。
全年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2月全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降雨降雪天气,特别是华中和南方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拉动用电负荷快速攀升,叠加部分省份风机覆冰停运,江西、湖南、四川、重庆、上海、贵州等地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中电联表示,下半年电力消费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下半年疫情对经济和社会影响进一步减弱的情况下,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尤其是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将拉动钢铁、建材等高载能行业较快回升,并叠加2021年前高后低的基数效应,以及国家气象部门对今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的预测情况,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左右,增速比上半年明显回升。
预计2022年全年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处于年初预测的5%-6%预测区间的下部。
中电联表示,国内外疫情、宏观经济、燃料供应、气温、降水,以及煤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严重亏损等因素交织,给国内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预计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
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迎峰度冬期间,预计华东、华中、南方和西北区域部分省份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东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