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是我国的主要发电方式,由于我国缺煤少气少油的国情。
火力发电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是我国的主要发电方式。
尽管碳中和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上。
目前国内采用“上大压小”策略循序渐进地加大减排力度,从2010年开始逐步关停12.5万千瓦和2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
我国煤炭产量从2010年的33亿吨增长到39亿吨。
其中用于火力发电的动力煤从16亿吨增长到了22亿吨(自产20.8亿吨,进口1亿吨)。
但是火力发电量从3.32万亿度上涨5.18万亿度电,增长了了57%。
有利的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021火力发电量更是达到5.7万亿度,火电还是二次能源的中流砥柱)火电的发电效率提高了15%,这背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落后机组的淘汰和先进发电机组的大规模投产。
特别是近些年批量上马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高效率发电机组助力良多。
1998年~2021年火力发电趋势11~20年我国的原煤产量煤电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提升比较困难,业内有十年磨1克的说法。
亚临界300MW机组发电效率为36%,亚临界和超临界600MW机组发电效率为40%左右,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发电效率高达45%;水的临界参数:22.129MPa、374.15℃;在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
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这个临界点,煤的发电效能就能够提升。
超临界(Supercritical)燃煤发电是指容量为60万千瓦以上,主蒸汽压力达到25兆帕以上,温度达到摄氏593度以上,机组热效率能够达到45%。
2012年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采用的超超临界机组,1度电只需燃烧274克煤。
是世界第一个把燃煤效率降到280克以下的。
而且我国还在大量的上马超超临界机组。
而我国前几年的十三五规划预计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从 2015 年的 318 克标煤/千瓦 时下降至 310 克标煤/千瓦时以下。
按照这个速度2030年前达到300克标煤/千瓦时。
这意味着如果大型机组都升级改造发出5.7万亿度电需要电煤消耗是17亿吨。
这个消耗要远低于2021年的动力煤消耗。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还在加大上马高效率的燃煤机组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欧等国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深层次的问题,加上延续至今的疫情,能源的安全不能完全寄望于外部,今后的若干年还是要立足于我国富煤的国情优化火电。
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清洁能源要继续推广。
但是手中的饭碗绝不能丢。
高效率的烧煤机组还是要继续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