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山西朔州,右玉县国家电投甘泉山风电场,电力工人在九十多米高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检修作业。
(视觉中国/图)中国正迈入“双碳时代”,未来40年内,各省的发展路径将被这只时代之手彻底改写。
广东和山西,是观察“双碳时代”的两个绝佳样本,二者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
都是煤电大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火力装机规模排在全国第三,山西省排在全国第六。
制定了相似的新能源目标——到2025年,广东与山西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均将达到50%左右。
硬币的另一面,广东是全国经济领头羊,人均GDP、城市化率、产业结构等都接近发达国家自然达峰的水平,2021年山西人均GDP则排在全国第17位;碳排放强度上,广东位居全国第二低,仅次于北京,山西则位居全国第四高;电力供需上,二者分别承担了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角色。
两省呈现的“双面碳中和”之路,可为全国镜鉴。
煤电淘汰难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煤电转型是牛鼻子。
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已不足一半(49.1%),但煤电发电量占比仍高达65%,未来一段时期,煤电是电力供给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也是碳排放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