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这么好的日子,是党带着我得来的幸福(这么好的日子,是党带着我得来的日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61
核心提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迎来了一批批前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团队。“既有湖南省委、湘西州委,也有全省乃至省外的各单位各部门;既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有私营企业、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说。4月14日至15日,湖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在参观“精准扶贫 三湘巨变”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后,又前往湘西隘口村黄金茶园、花垣县十八洞村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增信”第二次专题学习。雨后的湘西吉首市隘口村黄金茶园,茶香浮动,苗歌阵阵。这个采茶季,全村可采茶园面积达到1万

   

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迎来了一批批前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团队。
“既有湖南省委、湘西州委,也有全省乃至省外的各单位各部门;既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有私营企业、民办学校的党组织。
”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说。
4月14日至15日,湖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在参观“精准扶贫 三湘巨变”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后,又前往湘西隘口村黄金茶园、花垣县十八洞村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增信”第二次专题学习。
雨后的湘西吉首市隘口村黄金茶园,茶香浮动,苗歌阵阵。
这个采茶季,全村可采茶园面积达到1万亩,人均超过5亩,2020年全村线上线下黄金茶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10多年前,隘口村还是一个经济发展“空心村”,没有产业,没有人气。
村庄命运的转变,正是从2013年开始。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距离隘口村50公里之遥的十八洞村,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
放弃镇里公务员“铁饭碗”、回到村里当起了村支书的向天顺说,随着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不断落地,“感觉一下子找到了路子和方向”。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隘口村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手握13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入股村里的合作社,解决了过去扶贫产业缺乏资金的大问题。
在此基础上,村民们紧扣生态优势,找准了黄金茶产业。
看到村子发展有了目标,2015年,在外工作多年的村民洪兴望和洪丹父女俩也回到家乡。
他们建起了全村第一个茶叶加工厂。
到如今,村里的茶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十几家。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仅0.83亩。
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166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8%。
如今的十八洞村,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脱贫成果稳稳的”。
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如今,这个光荣的集体,感党恩的情愫前所未有地浓烈,跟党走的决心前所未有地坚定。
在十八洞村,记者见到了村民龙先兰。
他曾是村里出名的贫困户,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龙先兰振奋精神,学习技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人。
2019年,龙先兰还带领贫困户成立养蜂合作社,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
2020年,龙先兰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叫“龙思恩”。
“这么好的日子,是党带着我得来的。
我给女儿取这个名字,寓意代代思党恩、永远跟党走。
”“村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坚定不移跟党走,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选准致富产业,这几条宝贵经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错,应该要一直坚持,也是下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传家宝。
”施金通说。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