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记者王怡 通讯员刘刚报道 1月8日,记者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2019年西北电网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500亿千瓦时,达到1521.24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首次提升至92.3%,实现了2017年、2018年、2019年三连升,为公司系统新能源弃电率控制到5%以下目标提供了坚强支撑。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我国的电力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1980年代初至2000年,电力建设主要聚焦于“发电”环节,解决电源侧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二阶段的2000年至2010年,电力建设投资重心开始转移至输电线路建设,第三阶段的2011年至2014年,电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输配电环节不断加强。
在经历了前三阶段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的大力建设后,我国大部分电源供给及输电线路骨架已逐步完善,目前正在经历的第四阶段电力建设的重心继续向下延伸,更加侧重于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
自2015年出台9号文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主要包括:(1)电力市场化电量及占比大幅提升;(2)发挥市场配臵资源优势,有效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3)输配电价核定工作顺利完成,第二轮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开启;(4)电力现货市场加速推进,多个现货试点取得进展;(5)多地开启第五批增量配电试点申报,售电市场加速洗牌等。
能源不同与其它科技行业,它更多的是一种基础设施,所以在中国就必然具备行业最终零售端无法市场化定价,以及生产与流通端存在一定阻隔的弊端,但这理论上也同时是新技术应用风险最小化的策略。
目前除了常规的火力发电以外,水、风、光、核和生物质能,在能源领域整体存在的弊端是发电能力不稳定以及发电成本高于火电,所以国家不得不采取综合运用各类能源和补贴的策略予以应对。
不过整体上看,落后且污染严重的能源将被逐渐替代,中国终将过渡到清洁新能源的时代。
除了能源本身,制度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也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细化的数据和运营,可以使任何普通家庭的发电设备与主网链接,实现自产自销。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查询行业研究数据库请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