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碳中和板块以后还有希望吗(今年的碳会不会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30
核心提示:大家好!过年过的好吗?反正碳知侠在这个春节假期是经历了人生罕有的长达28小时的大堵车才一路囧途的回到了温暖的小家,看着人山人海的报复性消费人群,不知道有没有和碳知侠同样的想法的,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了,这2023年难道是要火?所以碳知侠今天就大胆预测一下,2023年的碳圈里那些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机遇与各种坑,有幸预测对了,大家心里知道就行,不幸预测错了,大家也别见怪,一家之见,大家挑着看吧!1、大机遇——碳市场扩容参与过碳市场的人都知道,碳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交易量。市场上僧多粥少,有钱没有货,有货不

   

大家好!过年过的好吗?反正碳知侠在这个春节假期是经历了人生罕有的长达28小时的大堵车才一路囧途的回到了温暖的小家,看着人山人海的报复性消费人群,不知道有没有和碳知侠同样的想法的,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了,这2023年难道是要火?所以碳知侠今天就大胆预测一下,2023年的碳圈里那些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机遇与各种坑,有幸预测对了,大家心里知道就行,不幸预测错了,大家也别见怪,一家之见,大家挑着看吧!1、大机遇——碳市场扩容参与过碳市场的人都知道,碳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交易量。
市场上僧多粥少,有钱没有货,有货不交易。
毫不夸张的说,2022年绝大部分的时候,全国每天的交易量统共不如股市一只股票交易量大。
想要交易量大,就要货多,八大行业嚯嚯了这么些年也只有一个发电行业在碳市场自己跟自己玩,这种一家独酌的状况将在2023年大概率被改变。
以往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水泥和电解铝两个倒霉蛋,有可能会在2023年继发电行业之后进场交易,如加上水泥和电解铝的排放权,碳市场交易总体规模将会扩大约40%。
有货了,交易量和活跃度自然就上去了。
区域试点碳市场少了水泥和电解铝,为了能够继续活着,地方上大概率会降低交易门槛,让一些排放量低,更多类型的企业纳入到地方市场交易,具体可以参照北京模式。
所以碳市场扩容,增加交易量和交易企业的数量,对于碳市场综合市场来说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连锁反应,将会带动碳金融与碳服务市场的大面积繁荣。
反正碳知侠还是挺拭目以待的。
2、另一个大6机遇——CCER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已经暂停审批近6年了,2022年都说要重启重启,很多谣言都是传的有模有样的,到最后还是没起,具体原因不知道,但是挺让人失望的。
碳知侠预测2023年CCER重启的概率还是非常大,2022年非履约年,全国市场如一潭死水,碳市场流动的货太少了,加上市场履约机制又没有那么灵活,再没有点像CCER类似的润滑剂,人们大概率都会对碳市场失去信心了。
碳知侠斗胆畅想一下2023年CCER重启后的几个新政:风光水电,及部分林业将不会纳入核准范围;农业碳汇方法学申报及技术改造将被国家鼓励;新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将有多个方法学出台;CCER有可能会在国内几个国际碳市场试点国际接轨。
当然了这些预测不完全是碳知侠乱猜的,是在2022年一年中,林语惊而风不止,很多信号释放出来的预想,如果再2023年,碳知侠预测的几个事项都能够实现,CCER这个小秤砣真的会撬动碳市场交易的这个大块头。
3、机遇?泡沫?——碳中和投资碳中和元年(2021)和次年(2022)间,碳中和领域的投资真的火,跟口罩事件下的冷清的传统行业,形成鲜明对比。
投资热门五大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节能减排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链,绿色建筑产业链,环保产业链,在2022年里的总体投资规模在全社会各行业投资中一骑绝尘。
进入2023,碳知侠预测,碳中和领域的投资这把火会烧的更旺,当然包括一些理性和非理性投资。
年内热上加热的应该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电池储能,充电桩换电设施。
2023年中国车企继续占领世界高地,国内和国际出口新能源汽车将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第三大产业。
投资商及一众大佬头脑发热带来万亿级疯狂。
很难说,这个里面将会有多少泡沫。
投资攀高带来的是热钱的流动,相关行业及配套都会因为活跃的投资而焕发生机,投资炒作也会带来上下游原材料价格飙升,2023年将会是泡沫和挤泡沫并行的年份。
但是好的一面是,新能源行业的就业将开启发动机,化学,动力,自动化等相关专业也会成为时代宠儿。
新能源汽车装备、测试维修等类技术工人也会大面积井喷。
新能源领域投资随着新能源汽车达到高点,逐渐带动全社会各行业的碳中和投资热点。
4、狼来了——履约年来了2022年的全国碳市场是无履约年,控排企业全部按兵不动,加上CCER没有重启,所以碳市场好比死火山,没啥动静。
按照全国碳市场隔一年一履约的惯例,这回不用预测,2023年必定是需要履约的一年。
但是可以预测的是,随着2030年碳达峰继续逼近,2023年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履约的紧箍咒要被多拧两圈。
新的配额分配及履约政策虽然还没有下发,但是时间紧,任务重,碳知侠预测,2023年全国碳市场将会比2021年的履约条件收紧百分之十。
CCER即使重启了,鉴于审批时限长的原因,更多的CCER也没有可能今年就进入市场。
去年很多地方碳市场都在拍卖碳配额,实行有偿履约。
谁知道全国碳市场会不会也跟风拍卖一部分配额,如果真拍了,那价格估计得噌的就上去了。
即使不有偿拍卖,碳价格起码也不会比2021年低。
实力预测,2023年的履约条件,将会是重点排放企业们面临一场实力与金钱的考验。
5、星星之火——碳惠普无论是规模、交易量、交易额、影响力,地方区域试点碳市场是无法和全国碳市场相比,如果从2023年起水泥和电解铝再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地方市场更别玩了。
所以从这两年开始,上海,广东,湖北,福建,四川,海南等地方区域碳市场不约而同,都将碳普惠作为一个方向,开始寻求自我生存法则。
如开发个人碳账户,发挥地方的优势出台地方CCER交易抵扣,发行地方碳信用债券,发行碳信用卡等五花八门的玩意。
四川、福建、海南等地,原本碳交易并不活跃,但是其在全国的CCER还没有重启的空隙下,地方CCER搞的如火如荼一点没耽误,地方CCER以其灵活的机制在地方市场交易,甚至成为地方碳市场的名片;上海,广东市场将个人降碳的行为,开发成区域碳普惠或碳积分,并进入市场交易,作为区域试点碳交易的重要补充机制。
预测2023年,更多的区域特色碳普惠方法学将会被提出,更多城市会将例如公共交通、海洋吸碳、地方低碳特色普惠作为主攻方向。
对于更多的小伙伴来说,与其等国家CCER重启,真心不如在地方普惠做的好的区域进行试水,国家一贯讲究先行先试,地方上做得好,将来直接被国家队收编了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6、不得不说的坑—— 整合倒闭潮再预测一个严峻的。
近两年跟风成立了不少于3万家的各类碳中和相关服务公司,以咨询、碳资产服务、碳交易等服务为主,而现状是,大部分的此类公司长期亏损,碳知侠预测在2023年,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坚持不下去,并将面临关门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总结为两个,第一是几乎所有的碳中和项目的业主单位,更加偏向国家队,一些私营公司非常不占优势,要不就是中创碳投那样的碳圈老人,凭借着过硬的专业和经验储备杀出一条血路,要不就会干脆被各种国家队给收了或者给灭了。
其实想想也不怪这样的规则不地道,因为碳中和项目会牵扯到很多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企业诚信和专业信誉对于业主来说是关键,又或者像CCER开发这样的项目,开发延续的周期相当长,一些私营企业的存续时间也是各方业主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其实是碳中和相关项目的利润很不可观,这个也确实是当下的一个现实。
碳知侠见识过2022年间这么多的招投标类项目,最多的也就几百万,过千万的寥寥无几。
对于履约企业强制要做的碳核查业务,3万一家都是算多的,对于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真的是费工费力还没啥利润。
这样下去,碳中和一些咨询公司必然会熬不住。
从长远发展来看,碳中和企业的未来还是非常可期,但是遗憾的是,当下的坚持确是没有几个企业能够做到。
7、机遇与挑战——碳关税背后2023年是欧盟全球碳边境调节税征收的第一年,也是规则细节完善的时间点,市场的强制性将会渐渐催生出碳标签及碳足迹认证的爆火,预测在2023年,各类外资认证机构会瞅准中国市场,抢占国内高地,碳足迹认证、税务筹划等业务将迎来爆发。
8、现象级碳中和卡塔尔世界杯,北京冬奥会,军运会一系统国际型赛事全部实现了碳中和,榜样的作用将在未来彰显,各大赛事活动在一系列老大哥的带动下,不碳中和都不好意思向世界宣誓。
所以,畅想一下。
从2023年开始,所有大型赛事和活动组织必定要加入碳中和的元素,碳中和也将会成为各种大型活动的标配。
无独有偶,碳中和的实现也悄悄的进入到榜样带动的时代,跟大型比赛一样,各大头部企业全部也都在主打碳中和产业链及产品,联想,蒙牛,娃哈哈,苹果,三星,华为全部自发的要求自己及供应商低碳打标。
虽然国家暂时没有强制非控排企业实现低碳排放,但是在众多龙头产业的带动下,碳中和也会成为一种社会责任,促使全部企业自觉遵守。
9、原材料暴涨2022年,随着世界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涨疯了。
一年中,锂、钴、镍等材料均大幅涨价,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在在一年内增长10倍。
除了新能源汽车大火致使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的原因外,还有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涨价。
我国对大多数原材料需要进口,国际贸易掣肘的原因也存在。
比如前几年光伏硅料涨价,造成光伏2022年集体退烧,倒逼价格在2022年大幅跳水。
新能源材料跟所有的大宗商品殊途同归,全都离不开一个炒字。
就如同普洱茶和养藏獒的那批人,无非是疯狂之前的资本炒作,未来的几年内都会原形毕露。
但是至少在2023年一年中,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存在,碳中和很多的领域对于资本来说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随着更多的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原材料的价格同样也会出现暂时的疯狂。
还有很多,比如投资机构进场交易呀,国际绿证和碳排放权联通这样的大事,可能你们会问为什么没有预测呢?问就是,很可能这些事是大事。
但是2023年不会被发生,当然还有更多的,以碳知侠的智商暂时没有想到的,欢迎各位宝子们评论区补充,我等你们哦!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