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储能板块还有机会吗(储能概念龙头股博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财经新势力新春季#如果说去年是储能投资元年,今年就是新型储能产业链的深度挖掘年。笔者充满期待!飞轮储能技术近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简称《蓝皮书》)公开征求意见。《蓝皮书》提出,要实现电力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这意味着,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要素。去年风电,光伏强制性配置储能设施加速落地,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确定性增量。更为喜人的是,中国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方面抢占了国际性的竞争制高点,目前产业链最完整,应用场景最丰富,技术集成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如果说去年是储能投资元年,今年就是新型储能产业链的深度挖掘年。
笔者充满期待!飞轮储能技术近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简称《蓝皮书》)公开征求意见。
《蓝皮书》提出,要实现电力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
这意味着,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要素。
去年风电,光伏强制性配置储能设施加速落地,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确定性增量。
更为喜人的是,中国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方面抢占了国际性的竞争制高点,目前产业链最完整,应用场景最丰富,技术集成能力最强,系统最为安全稳定,令以色列,德国等高技术大国都刮目相看,也获得了中东各石油富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关注。
中国新型储能系统有望比当年的高铁更加获得认可,成为世界能源革命的最稳定最具带动性的引擎。
抽水蓄能电站《蓝皮书》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分为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侧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
说明,本轮能源革命与碳中和碳达峰“双碳战略”双向互动,在2060年前都是催生产业革命的战略性赛道。
如果说数据(信息)催生了本世纪以来的世界变革,未来30年,能源产业是产业革命(另外的革命性产业应该是人工智能,出行方式,健康管理)最确定最具吸引力的方向。
也是带动互联网能源数据产业继续深入发展的最大引擎。
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新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
数字经济支撑的储能电站系统新型储能系统超预期发展,不再是科幻小说。
比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更加快捷。
从应用场景看,储能侧方面,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示范性工程去年已经不断落地。
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机械储能、热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10小时以上长时储能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实现日以上时间尺度的稳定性平衡调节,在数字经济的支持下,多能互补,协调平衡的机制逐渐形成。
根据蓝皮书规划到2045年,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重点发展基于液氢和液氨的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满足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调节和存储需求。
不断增加的储能供给,大规模长时储能建设提速,通过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多种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新能源发电特性与负荷特性不匹配,导致的短时、长时平衡调节难的问题正在快速解决。
中国电力能源系统调节能力,动态平衡能力都超预期的寻找到成熟的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
虽然《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还面临电力安全、新能源消纳等多重问题挑战,包括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但未能形成电力供应的可靠替代;新能源消纳基础尚不牢固,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弃风弃光问题依然突出等。
同时,储能的技术路线众多,包括传统的抽水蓄能,也包括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储能,后者覆盖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及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熔盐储能、重力储能、超级电容等技术。
优化选择这些技术路线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
但是笔者非常乐观,因为中国这一类能源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协调匹配得较好,电网技术更趋成熟,数字经济已经快速嵌入新型能源系统的运行。
电池系统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积累,已经走向精细化发展阶段。
这些都是中国能源革命超预期快速发展,能够引领世界能源革命浪潮的底层逻辑。
从据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看,截至2022年9月底,国内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50.3GW,同比增长36%。
其中,抽水蓄能占85.6%,新型储能占13.2%,熔融盐储热占1.2%。
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6663.4MW,同比增长78%。
锂离子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中仍占比最高,达89.3%。
笔者预计,2023年不同储能技术路线将找到更为明确的具有成本和稳定运行优势的特定场景。
但在2030年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将凭借其灵活性安全性继续在新型储能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不过,今年下半年,随着鋰资源产能的释放,碳酸鋰等主要原料将在40万元/吨附近获得平衡。
各种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将趋于更优和平衡。
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前一段时间新能源配储能确实存在野蛮生长的问题,包括配储利用率低、配储规模和型式没有进行科学论证、新型储能成本较高且缺乏疏导渠道、新型储能商业模式和电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这一轮能源系统投资与十年前中国最早光伏产业盲目发展相比,由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不构成根本性压力,坚持问题导向反而会更快速的推动中国新型能源系统整体竞争优势加速形成。
以下储能产业链公司值得深入跟踪:金智科技,科远智慧,智光电气,东华软件,陕鼓动力,苏盐井神,南都电源 华阳股份 粤电力 文山电力 浙富控股 特锐德 德赛电池 孚能科技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