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的酒杯、拉花的咖啡、琳琅满目的潮玩手办……每周六晚上,在北京市朝阳区斯普瑞斯奥特莱斯商场外的广场上,昏暗的夜色下,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地排列成行,齐刷刷的开着后备箱。
而在这长达百米的“汽车后备箱画廊”中,无一例外,均布置精美,吃喝玩乐样样齐备,组成了北京最大的后备箱市集——INSO汽车后备箱市集。
络绎不绝的年轻人,或来这里拍照、打卡,或挖掘心仪之物,亦或只是单纯地来和后备箱摊主交个朋友。
90后女生沐白几乎每周都会来市集打卡,“家附近有这样市集简直太幸福了,除了跟朋友一起吃吃喝喝,更重要的是,每个摊主都很有趣也很有故事,购物的同时还能交到很多趣味相投的朋友。
”每周来市集的还有球球,他的身份是“后备箱大军”中的一员。
除了兼职摊主,他的主业是广告制片人。
早在十年前,他就曾将摆摊当作副业,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热情犹在,且售卖的产品也与十年前大同小异——80后的童年零食。
不同的是,十年前摊位前只有他一个人,如今摊位前多了自己的爱人,还和“发小”在“汽车长廊”做起了“邻居”。
“摆摊收入并不稳定,月入5000元就算经营不错的了,月入过万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为了创业情怀或交朋友才加入的。
”球球告诉燃财经,摆地摊一直是他的爱好之一,至于赚不赚钱,自己并不在乎。
像球球一样,因为热爱而不在乎收入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他们不需要租赁黄金地段的门脸铺面,不需要几十万元的装修投入,只用一辆私家车就撑起了一门生意——后备箱市集。
事实上,汽车后备箱市集( Car Boot Sale ),起源于欧美,是一种自由随性的自由市场。
大家或是交换闲置,或是甩卖二手物品。
买卖之余,更多的是感受生活、畅谈人生。
如今,这一市集形式也在国内遍地开花。
小红书上,与“后备箱经济”、“后备箱集市”相关的笔记中,不少摊主和顾客分享经验帖,更有不少网友将在后备箱摊位购物当作“网红打卡”的照片素材。
图/小红书后备箱摆摊相关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