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国家电网到底有多强?覆盖国土面积高达88%,成功引领电力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19
核心提示:为了加快科技发展的脚步,我国新兴的产业越来越多。有人却说我国没有硬核的科技公司?不,那些披着传统产业外衣的,就是你想象不到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说国家电网。它取名时为什么不叫中国电网?国家电网又到底有多厉害?别忘了帮我点个关注加个赞,只为给喜欢科普的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国家电网是在2002年12月29日成立的一家以建设运营电网作为核心业务的电力供应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电网企业。它的前身是我国的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国家电力公司。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电力体制开始了大改革的发展,把“厂网分离”作为主要的标志,将原

   

为了加快科技发展的脚步,我国新兴的产业越来越多。
有人却说我国没有硬核的科技公司?不,那些披着传统产业外衣的,就是你想象不到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说国家电网。
它取名时为什么不叫中国电网?国家电网又到底有多厉害?别忘了帮我点个关注加个赞,只为给喜欢科普的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国家电网是在2002年12月29日成立的一家以建设运营电网作为核心业务的电力供应公司。
是我国最大的电网企业。
它的前身是我国的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国家电力公司。
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电力体制开始了大改革的发展,把“厂网分离”作为主要的标志,将原先国家电力公司的电力传输和配电等一系列的业务从中分离出来,交给现在的国家电网公司运营。
这个公司的业务主要有电网业务、电工装备制造、信息通信和电子商务等等,到目前为止运营的地区早已经达到了二十六个省份,覆盖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八以上。
它的标志是一个球形的,代表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美好的发展前景,凸显了国家电网的全球视野,决心建设世界一流的电网、国际一流的企业。
这个标志是国家电网内外互动、协调、团结和谐的主要体现。
该公司还拥有四个服务宗旨,始终遵循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用永不满足、用不停顿的姿态不断发展自己。
国家电网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是我国双袖清风的时期,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反而更能安心的发展基础设施。
因此国家电网就成了我国的首要目标。
电网和其他的研发一样,都是需要两种东西作为基础,那就是技术和产品。
我们都知道,在那个年代的背景下,我们中国去哪儿找这两样东西呢?最终还是采用了“换汤不换药”的进口这一招。
但是你想买别人就一定会卖给你吗?并不是。
电网行业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开始建南桥站的时候,就连草皮都是进口的。
据了解,当时想要从国外进口产品时,就要购买与其相关的捆绑产品。
就像是进口的变电站里面就连水龙头都是捆绑销售来的,这无异于是强买强卖。
而老一辈电网职工嘴中提到的南桥站也是一样,当时的南桥站配备的三十五千伏断路器,其中很少一部分是我国国内生产的。
因为制造这种三十五千伏断路器的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根本就不在我国手中。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我国无法实现独立自主的生产该设备。
处处受制于人的我们在1985年,一咬牙一跺脚,决定正式开启这项项目的研发工作,就这样五百千伏输电线路开始了最初的建设工作。
但这时候世界上早就已经有七个国家的电网进入五百千伏的时代了。
从湖北葛洲坝到上海奉贤南桥的五百千伏葛上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个用于商业运行的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
面对这项一无所知的电网技术,我国的科技人员从来都不会被困难打倒。
历经短短五年的时间,我们不仅成功的掌握了柔性直流输电的关键核心技术,而且还成功的建成了五百千伏输电线路。
1989年正式投入使用的直流输电工程,为上海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推动经济发展的必备品——电能。
现如今我国换流站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之多,我国在成功突破了五百千伏输电线路之后,再次提出了八百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研发项目。
但这一次我国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声,八百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可以说算是世界级的一个难题,这项技术真的被我们中国研发出来吗?是的,我们中国人往往就会创造这种惊喜。
仅仅四年的时间里,南方电网就成功建成了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并且还创造了三十二项世界第一的佳绩。
看到这里我想有人肯定会问了,一直说国家电网是我国自己建立的,那为什么不叫中国电网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凡是国家级的企业都带着“中国”两个字,中国石油、中国烟草、中国中车等等,但“国家电网”这个名字听了确实是有点跳戏。
对于这个名字的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